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等法西斯阵营与中美苏英法等反法西斯阵营之间展开的一场空前的战争。而在当时世界各国中,有个国家非常特殊,她们虽然国土极小,却有极大影响力。但也正因为如此,她们在二战中模糊的立场,引发了诸多争议。
这个国家就是罗马天主教总部所在地,以教宗为元首的梵蒂冈。总体看梵蒂冈在二战期间奉行中立政策,这是因为交战各国当中,都有很多天主教徒。罗马教廷如果立场过于明确,必然会得罪某国的信徒,从而导致其流失。因此从教务发展看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在某些地区为了保障教友不被法西斯伤害,教廷也采取模糊的立场。比如在伪满洲国问题上,梵蒂冈是否承认地地位至今仍是个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但这种态度确实也是出于对伪满天主教会的一种保护。只是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而且梵蒂冈的建立,本身就与法西斯存在联系。1929年,她们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主导的法西斯政府签订的《拉特兰条约》,获得梵蒂冈的主权地位。而且中立政策,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她们宣布在国际关系中为中立国,教宗除非各方要求,否则不得进行政治调解。
1939年,庇护十二世成为教宗,彼时欧洲已处于战争边缘,他宣布了一项和平计划,试图在欧洲大国之间斡旋和平谈判。然而,这一努力收效甚微。英国和波兰对梵蒂冈的提议并不买账,英国怀疑其亲意大利,波兰强烈不满,教宗劝说他们接受纳粹德国关于但泽市的野心。
是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欧洲战场爆发。梵蒂冈持守的中立立场面临诸多争议。一方面,庇护十二世在德国入侵波兰时,没有发表明确谴责德国的公开声明。再加上希特勒为了摧毁波兰文化,大肆屠杀神职人员。大量波兰神父遭受纳粹迫害,被杀害者甚多。正是由于梵蒂冈对纳粹的入侵与暴行没有强烈谴责,才导致了其争议出现。
但是,在二战期间梵蒂冈也确实做了许多了人道主义援助行动。1942年,庇护十二世在梵蒂冈广播电台发表圣诞讯息,表达了对纳粹种族灭绝政策受害者的关注,尽管措辞相对隐晦,但也表明了一定的态度。
从1942年起,教宗多次抗议斯洛伐克、法国等地对犹太人的驱逐。1943年,在纳粹占领意大利后,他命令罗马的天主教机构向犹太人开放,安置了大量被纳粹驱逐的犹太人,仅梵蒂冈城就庇护了477名犹太人,还开设夏宫接纳更多犹太人。这些救援活动,在其他欧洲国家同样出现,让不少犹太人获得了生机。
尽管二战期间,梵蒂冈许多人道主义行动,确实值得肯定,作了美好见证。这些善举却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有的人指出,梵蒂冈本可以利用其在全球天主教的影响力,更强烈地谴责纳粹暴行,而不是在保持中立前提下,小心翼翼地行事。
当然从当时梵蒂冈以及全球天主教徒处境看,梵蒂冈这么做虽然有争议,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法西斯国家陷入疯狂时,在没有强大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条件下,这种做法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此虽然梵蒂冈在二战的行为充满争议,但需要“理解之同情”看待。
延伸阅读:《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了五十多年,这是一段有着极大争议的历史,国外史学界为此著述颇多。近些年来随着梵蒂冈档案的解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书根据最新档案与研究成果,讲述二战期间罗马教廷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与各方势力周旋,实现了其自主以及人道主义事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