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侍的经历中,诚实地说,我时常有灰心胆怯的时候,特别是当自己的服侍不被认可,或是时常说错话、做错事时,一种挫败感便会油然而生。对我而言,虽身为基督徒,但失败却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而真正收获得胜的时刻却少之又少。但我始终相信福音中的真谛。因为圣书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可是这样的得胜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从基督的得胜当中看待我们的失败呢?
在一次听道中,牧者讲到了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话:“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这话的意思是“保罗活着时,就是生命完全扎根在基督里,即便他离世,对他而言也有更大的益处,无论或生或死,总叫基督的荣耀在他身上照常显大。”这意味着,在保罗有生之年,得胜从未缺席,因为他活着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自己,不在于环境是否顺利,也不在于他是否可以长命百岁,只在于他是否为基督而活。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谁而活。”
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这是表明保罗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委身于耶稣基督。这种生命与生命的联合,不仅表明保罗在为主做一些事情,同时也表明他的每时每刻都活在基督的生命里,因此他总是经历得胜。如同婴儿住在母亲的子宫中,被温柔保护,被充足供应,所以婴儿在母亲里面总是安全的,也总是“得胜”的。这让我看到,保罗即便身处困境,仍然确定自己得胜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深信自己是活在基督的生命里,与主同活。这正是他在任何境遇中,都能经历得胜的根源。
这让我看见,对保罗来说,他与主的关系从来不是生命里的某一部分,而是他生命的全部。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与主的关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祷告对我而言,是一天的某个阶段,还是贯穿生活的全部?服侍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活着的核心目的?教会对我来说,是属灵的家,还是每周只去两小时的地方?灵修是一天15分钟的任务,还是做任何事时都与主相交的状态?
当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这意味着保罗或吃或喝,或生或死,都是活在基督里。因此,他为主而活的时候,从上帝的视角说,保罗就是得胜的。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命状况,问自己:“当我做饭洗碗时,是活在基督里面吗?当我感到身体疼痛、生病住院时,是活在基督里面吗?当这一年我的收入减少,甚至没有收入时,是活在基督里面吗?当我与他人产生矛盾和隔阂时,是否活在基督里面?”
我深知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活在基督里”就是信仰的本质。正如主耶稣对门徒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所以我们看见,对保罗来说,活着就是得胜,因为他是活在基督里,也是为主而活。
但若是保罗生病或离世,就意味着他失败了么?常人容易以一种失败和遗憾的眼光来看待死亡,但对他来说却非如此。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这益处是什么呢?他接着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这是好的无比的。“因为活着时,他凭着信心活在基督里,与主同在;离世之后,他却能与主面对面,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这是保罗一直所切慕盼望的。所以保罗坚定地相信:无论或生或死,在基督里,他都是得胜的,都是获胜的那一方,是能获得益处的那一方。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抛硬币”的游戏,记得小时候我和表哥争抢谁先吃第一口雪糕,就用抛硬币决定:正面他赢,反面我赢。在玩“抛硬币”游戏中,我常常是输的那一方,时常会因吃不到雪糕而急得跺脚。然而对保罗来说,他的人生就像一场“抛硬币”游戏,无论硬币落地是正面还是反面,他都是赢的一方。因为活着时,他凭信心活在基督里,本就是得胜的;若是离世了,他便能直接与主同在,他更是获得了永生,得以直接见到恩主。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这对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活在与主联合的生命中,健康时,我们是得胜的;生病时,我们也是赢的那一方;顺境时,我们是赢的那一方;逆境时,我们也是赢的那一方;刚强热心的时,我们是赢的那一方;软弱失败时,我们仍是赢的那一方;活着时,我们是赢的那一方;离世时,我们更是赢的那一方。所以在基督里,我们和保罗一样,是真正的“百战百胜”的人。基督徒是这世上真正的“必胜客”。在基督里,无论神怎样带领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当我们乐意活在与主同心、同行的关系中时,在上帝的眼中,我们就是得胜的那一方,直到永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太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