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个同学最近自驾游去了新疆,他们在敦煌停留了几天。有一天,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开车回城时——在这段路上他们遇到一个骑行的人拦车求助。我同学第一时间停车了,那个骑行的人上车后,发现车上有四个男人,就随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下车了——那么近的距离,他其实完全可以走回去。三天后,我朋友送人回家时又路过那条路,发现那个人还在同一个位置拦车,依旧是自行车坏了,明显是骗子。上次在朋友车上没动手,是因为车上有四个成年男子,他不敢下手……
我同学懊恼地说:“其实当时我应该好好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那里附近就有村庄和工厂。如果真是车子坏了,根本用不着拦车。我就是粗心、见识少。”
还有“拎包骗局”、“扶不扶”等等林林总总的骗局,都在消磨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最后,在他“人心不古”的感慨中,我们结束了通话。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对我同学的心理刺激很大,他变得很恐惧。
面对这个纷乱的时代,总有人发出“借我一双慧眼吧”的殷切恳求。不过我不怕,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我知道我这么说,会有很多人嗤笑我“迷信、反智、低幼”。
但你细品一品,真的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吧:市面上的“假钞”很多,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日益精密、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可是作为与专业金融系统无关的普通百姓,你实在不用劳心费力地研究“假钞”,你只需要研究明白“真钞”是什么样的就可以了——这样才更有“性价比”。
有一位牧师曾经说过:“基督徒应该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说的就是基督徒不能放弃学习——不仅要学习圣经,而且要关切社会,从民生疾苦到科技伦理,因为神学、科学、历史等等,一切真理都属乎神。持续更新自己,增长见识,学会怎么辨认“真钞”。
当然,增长见识的前提是深入钻研圣经。如果没有耶稣约束,“见识”很容易滑入诡诈的深渊。
基督徒“见识”的终极目标不是知识积累,而是更像基督——用既不冷漠也不天真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既有智慧也有勇气的心肠回应;不要总是跺脚愤恨地抱怨——这个世界已经千疮百孔了,主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在破碎之处成为“修复裂缝的器皿”(参赛58:12)。
就像我同学说的,面对层出不穷的陷阱,仅凭善意已不足够。圣经教导我们要有“灵巧像蛇”的智慧,即在保持良善本心的同时,具备辨别风险、审慎应对的警觉与能力,在复杂现实中守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我们“行善亦需智慧相伴”,不要让你的见识大过你的爱心,方能真正保护那份珍贵的善意不被辜负。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