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文幼章牧师是如何参与抗战的?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21 13:35:13
分享与播放

大家都知道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然而在抗战时期,同样有一位加拿大人与中国人民共命运,参与中国抗战,他就是传教士文幼章。

1898年,文幼章(英文名:James Gareth Endicott)出生于四川乐山的一个传教士家庭,从小就与中国结缘。而长大后,在父亲影响下,他也立志来到中国传教,并在1921年被按立为牧师。 

1925年,新婚不久的文幼章与妻子玛丽踏上了重返中国的旅程。他们抵达四川重庆,随后前往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任教,担任大学英语和伦理学教授。

他的课程颇受学生欢迎,他们一起成为良师益友。而文幼章也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所遭遇的苦难,激发了他对中国人的同情和帮助之心。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文幼章立刻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他以自己独特的身份,积极向西方媒体介绍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驳斥日军的虚假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崇高精神,得到了国际上正义人士的支持。文幼章还以课堂为阵地,积极向广大学生讲述抗日救亡的意义,鼓励他们们为保卫国家而努力学习,并为正义而奋斗,

1940年,文幼章受邀担任老蒋的政治顾问,并参与到宋美龄的“新生活运动”中。但这段经历却让他看到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无能与派系斗争,对蒋介石的好感逐渐降低,对中国前途也感到担忧。可尽管如此,他仍敬业工作,促进抗日事业。

1944年,文幼章开始担任美国军方与中共的联络人,协调对日作战事宜。他得以认识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八路军、新四军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亲民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们的简朴与坚定,和前线战士的英勇一样,让我看到了中国抗战的真正力量。”

在此期间,文幼章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战区。一次,他乘坐的车辆在途经河南时遭遇日军空袭,随行人员受伤,他却不顾个人安危,先组织救治伤员,再设法将重要的作战协调信息送达目的地。

抗战期间,文幼章还在后方积极投身救济工作。他利用自己在教会中的影响力,募集药品、粮食等物资,发放给战区难民。他创办的文德女中、精益男中,在战乱中坚持办学,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场所,还成为掩护进步人士、传递抗日信息的秘密据点。抗战胜利后,文幼章在上海创办了英文刊物《上海新闻通讯报》,专门向西方介绍中国抗战的伟大业绩,并揭露KMT的腐败与罪恶,驳斥某些西方政客对中共的误解。

1947年,文幼章回到加拿大,由于其红色立场,遭到了排斥。1948年,他创办了《加拿大远东时事通讯》月刊,这份刊物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桥梁,在其后的44年里,始终以报导、评价中国为主题,让更多的西方民众了解到真实的中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为了扭转战局,在朝鲜与中国东北使用细菌武器,这一暴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文幼章马上率团前往朝鲜实地调查,归来后发表了《我的控诉》,以确凿的证据揭露美国的恶行。其正义之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993年11月27日,这位为世界和平和中加友好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和平战士,在加拿大安息,享年95岁。他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又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人民友好使者”称号,2009年更被评为“致力于世界和平友好事业,世界著名的和平战士”。他的故事,

正如文幼章在抗战时所言:“我不是中国人,但我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共享过苦难,也共享过胜利的希望。”其一生都与中国共命运,并为此付出,作了美好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