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映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照相馆》,讲述的是一位中国照相馆学徒的故事:他在为日军冲洗的胶卷中,偷偷加印并藏下了记录日军暴行的铁证。这一故事确有原型,那些照片也成为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有力证据。
当这位名叫罗瑾的学徒刚刚接触到那些凝固着惨痛瞬间的黑白照片时,另有一段记录着动态惨状的16毫米电影胶片,早已被藏在一件驼毛大衣的夹层里,突破重重封锁,抵达了上海。
这卷胶片,是南京大屠杀留存下来的、唯一的动态影像。
拍下这一切的,是一个叫约翰·马吉(John Gillespie Magee)的美国牧师。他用那台小小的家用摄影机录下的105分钟,让那段历史有了无法被抵赖的、带着活动的声音和身影的真实印记。
一、“我还是要为中国人民服务”
约翰·马吉是美国匹兹堡一个律师家庭的孩子,1912年,他从耶鲁大学和麻省剑桥圣公会神学院毕业,随后就坐船来了中国。他被派到南京下关地区当传教士,这一待,就是20多年。在这段期间,他努力学习中文并且说的十分流利,他在这里创办小学,娶妻生子,南京对他来说,早就像家一样了。
1937年冬天,仗打过来了,南京城眼看不保。美国大使馆一再催促侨民赶紧走。马吉把妻子和四个孩子送上了船,可他自己却扭头回了城里。他舍不得自己工作了20多年的教堂,更放不下这座城里那么多无助的百姓。
在历史的岔路口,善良不是本能,是选择。
他和另外20多个外国人一起,搞了个“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自己还当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主席。这个身份给了他一张特殊的“通行证”,让他在日军的眼皮底下,也能开车在城里四处奔走。但也正是这个身份,让他看到了最真实、最残酷的“地狱”景象。
二、“做梦都没想到日本兵那么野蛮”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被日军攻破,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开始。马吉开着车,在炮火和冷枪中来回穿梭,一次次把被日军砍伤、刺伤的平民和士兵送到医院救治。他所在的教堂里,也挤满了躲避日军暴行的妇女和儿童,他后来回忆说,“楼上楼下,连卫生间里都塞满了人”。
那些天,他不停地给妻子写信,信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滴血:“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日本兵会那么野蛮,整整一个星期都在杀人、强奸……好多人像兔子一样在街上被打死。”“今天在鼓楼医院看到的情况真没法说。一个小男孩才七岁,肚子上被捅了四五刀,救不活了。”“最惨的是……人还没死就泼上汽油点着,一个船夫的尸体,烧得焦黑一团。”
写到后来,他觉得文字已经无法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那些痛苦、那些残暴,远超语言所能承载的重量。巨大的悲愤和责任感,让他做了一个玩命的决定:拍下来。尽管当时日军严禁任何摄影行为,但他还是拿起了自己的那台16毫米摄影机。
看见的尽头,便是行动的开始。
“拍摄的时候千万不能让日本人看见,否则不仅胶片会被销毁,自己也可能有生命危险。”他后来回忆说。正是因为马吉的勇敢和坚持,如今的我们看到了炮火后的断壁残垣,看到了水塘里和街巷边堆着的尸体。我们也看到了鼓楼医院里那些具体的人:一个怀着孕被捅了37刀的女人(李秀英),一个脖子几乎被砍断的妇女。这些动态的画面,冰冷、沉默,却发出了比任何呐喊都更响亮的控诉。
真正高贵的“爱人如己”,是把别人的命运扛在自己肩上。
三、一份无法被抹去的记录
1938年初,他的同事乔治·费奇把这卷胶片缝在大衣里,冒险带到了上海。胶片很快被复制,并送往美国、英国和德国。美国的《生活》杂志刊登了其中的一些截图,西方的世界第一次如此直接地看到了南京的惨状,舆论一片哗然。甚至连日本的盟友法西斯德国,也因这些影像所展现的暴行,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很多年后,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马吉亲自前往出庭作证。他当年拍下的这些影像,成了把松井石根等战犯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关键铁证。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拍摄于几十年前的影像,在21世纪还能帮到当年的受害者。2007年,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日本打官司,对方诬蔑她撒谎。最后,正是马吉的镜头里那个站在家人尸体旁,一脸惊恐无助的小女孩的画面,成了最关键的证据,帮她赢了官司。
1953年,约翰·马吉在美国去世了。据他的家人说,他临终前还在念叨:“假如再活一次,我还是要为中国人民服务,中国是我的家。”
有人用笔记录历史,有人用生命书写历史。而马吉,用一台小小的摄影机,为一个差点被屠杀殆尽和之后的谎言洪流淹没的城市,留下了一份永远无法被抹去的见证。该影片与《拉贝日记》共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2000年8月,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将马吉牧师曾经传教的道胜堂教堂(现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图书馆)命名为约翰·马吉图书馆,以作纪念。
镜头无言,却能让一切谎言失声。
岁月无情,却仍在讲述一名基督徒的见证。
参考资料:
1.陈旻《马吉的证言:“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日本兵会那么野蛮”》,《大公报》2022年12月09日
2.《他们当时在南京(3)|约翰·马吉:为南京大屠杀留下影像铁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
3.尹晓宇《寻找马吉影片 揭示历史真相》,《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0日
4.百度百科—约翰·马吉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