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九三大阅兵,这场阅兵的意义对我们来说不言而喻,这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家共同欢庆这一伟大胜利。我所在的教会也带领信徒一同观看了阅兵典礼,但不同的人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我听到有声音说:“作为教会,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阅兵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教堂放这些内容,一点都不属灵,不被神喜悦。”还有人说:“总是记住仇恨干什么,要学会爱和包容。”如何看待这些说法?作为基督徒又该如何看待教会组织看阅兵呢?
爱国与爱教不应该被对立
对于基督徒来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与爱教意识。请注意,爱国与爱教是不矛盾的,更不要故意地将这两者对立。
我们的信仰教导我们要爱神,同时也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而爱国,正是“爱人如己”这一诫命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安稳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能够安心地敬拜神、追求灵性成长。基督徒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理应关心国家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这并不是对信仰的背离,反而是信仰在生活中的实践。我们可以通过遵守国家法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恒切祷告等方式,既真诚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坚守我们的信仰。那些将爱国与爱教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信仰的片面理解,也是对国家与教会良性关系的误解。
爱国也是遵守主的吩咐和教导
正如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也守着地上的规矩,该纳税要纳税,从来不做违反国家利益的事。既然主耶稣都是如此的,又何况今日跟随主耶稣的人呢?难道不应该更要遵守主的吩咐和教导吗?
在我们的信仰中,顺服掌权者是明确且重要的教导,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是掌权者为了社会秩序和公共福祉所设立的。基督徒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如依法纳税、服兵役、维护社会公德等,都是对这一教导的践行。这种顺服并非盲目服从,而是在不违背信仰核心教义的前提下,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成为光和盐。当我们以良善的行为见证信仰,遵守国家的各项规定,实际上就是在荣耀神,也让更多人看到信仰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这正是主所喜悦的。我们应当明白,爱国的行为与爱教的信仰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爱国实践,我们将信仰的价值观融入对国家和同胞的关爱之中,这既是对主吩咐的回应,也是信仰生命力的体现。
牢记历史不代表活在仇恨之中
有人误解铭记历史就是活在仇恨中,甚至认为纪念活动是在鼓吹新一代人不忘仇恨。但我们要说的是,历史不该被遗忘,所谓知耻而后勇,只有正视历史的创伤与教训,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铭记历史,是要让我们从先辈的奋斗与牺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同时以理性的心态面对过去,用实际行动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这才是铭记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忘记历史,就意味着对先辈牺牲的背叛;而被仇恨裹挟,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唯有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才能让历史的记忆成为滋养心灵、激励成长的养分,而非滋生仇恨的土壤。我们要将历史的教训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未来,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珍视。
中国基督徒爱主、爱教会没有错,爱国家也没有错。学会珍惜身边的美好环境,才能更好地珍惜爱主的机会,若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又怎么会真正有感恩的行动呢?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