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的孩子若是没有读神学,有信徒会质疑:你们的孩子都不奉献,怎么能要求别人奉献?若是牧者的孩子就读了神学,还是有人会质疑:这是想到教会接班、把教会当成自己家的吧?这是笔者在走访基层教会时,几位牧者提出的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华中地区一位教会负责人遇到的是第一种情况。在证道中,他有时会劝勉弟兄姐妹要有奉献的心志,也希望有年轻人可以为主摆上。有信徒对他说:你有一个儿子,怎么不奉献呢?当时他儿子就读高中,且成绩不错。
认真思考后,这位传道人向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儿子也同意了。儿子不负父亲的所托,从当地的培训班读起,一直读到金陵的研究生,然后回到当地教会牧会。
华东地区两位基层教会的牧师遇到的则是第二种情况,他们的子女正在神学院就读,教会的一些人却有质疑的声音,说他们家族要把持教会。对此,这两位牧者心力交瘁。
其中的男性牧师说,后悔当初把孩子送到神学院了,孩子是二本大学毕业,不是非要在教会谋生,也可以像非基督徒一样考公务员的。另一位是女牧师,她甚至想要让孩子停止读神学,只作一个普通的信徒就好了。
为何他们会有此感慨呢?在服侍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压力,尤其是会众的各种言论带来的压力,让这两位牧者也不希望子女娶(嫁)在教会全职服侍的同工;他们觉得找一位有正经工作的平信徒最好,人品不错且不反对信仰的非基督徒也可以考虑。
其实,会众出现这种声音也并非没有缘由,确实有牧者把教会做成了家族式的。他们的后代若是虔诚信主还好,有的牧者子女对信仰不热心,甚至品行不端,牧者仍强行把孩子送到培训班、神学院,然后让孩子到教会接班,这就说不过去了。
面对这一问题,那位女性牧师有期待的解决方案——市基督教两会帮助调配,将孩子安排到本市的其他教会服侍。但这个方案需要市基督教两会有较强的协调、安排能力。若是可行,既达到了避嫌的目的,也防止了教牧人才的流失。也有牧者建议,孩子神学毕业后,让其到外地教会服侍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