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赛人”不是用来论断他人,而是规训自己的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2-19 07:00:40
分享与播放
配图(图:pixabay)

法利赛人是新约时代的著名团体,他们因为持守律法,假冒为善、不信基督,而遭到了耶稣的严厉谴责,成为人们熟悉的反面群体。

而在教会中,“法利赛人”有时也会成为同工间相互论断的名词,当肢体之间发生矛盾时,“法利赛人”的说法就出现了。比如某青契负责人因为某段经文的解释,而与一位同工发生了分歧。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于是负责人就大声说同工是“法利赛人”,只懂律法,而无爱心。结果这导致了双方矛盾升级,直到牧者调解才缓和。

而类似的事情在某些教会中屡见不鲜,“法利赛人”虽然早已消失,可这一名词却在教会中成了论断人的利器,严重地破坏了教会应有的和谐,也给一些事工的开展,带来了不少拦阻。有位姐妹就说,她常被同工批评是法利赛人,内心受到了极大伤害,最终只能含泪离开了青契。

当年耶稣谴责法利赛人,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死守律法,而不明真理,而不是对这一群体存在厌恶。如果法利赛人放弃错误,回归真道,耶稣同样是接纳的。比如尼哥底姆就是位法利赛人,可他跳出了律法的束缚,通过与耶稣论道而明白了真理。而使徒保罗也是一位法利赛人,可他最终认识了真理,成为对基督教会发展影响巨大的使徒。

由此可见,在耶稣看来法利赛人其实是中性的,祂所谴责的只是那些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而不是对整个群体的否定。这是我们读经需要注意的。更为重要的是,耶稣谴责法利赛人的目的,乃是要我们明白错谬,认识真理。而不是要我们拿着这一词汇去论断、攻击他人。假如我们也这么做,那么就与祂所谴责的法利赛人没有区别了。

耶稣谴责法利赛人是要我们警醒,对照下我们的属灵生命中,是否存在与某些法利赛人同样的问题。比如自以为义、死守律法、假冒为善、缺乏爱心等等错误。假如我们信仰反思中,发现自己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就要警醒了,在主里好好悔改,不再重复相同的错误。

事实上法利赛人也并不像很多信徒以为的那样,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是懂得反思自我的。他们拉着行淫的女人来到耶稣面前,要求祂如何处置时。耶稣就说如果你们当中谁没罪,就可以拿石头打死他。结果这群人经过反思,纷纷离开了。可见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着罪恶。仅凭这点,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法利赛人”一词不能成为我们论断肢体的利器,而是要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反射出自己的光景,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与他们一样存在的罪恶。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对我们不断反思、悔改,从而增进生命成长是有好处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