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地方有形教会都是普世教会的彰显。各教会因信主群体的不同,奉献收入自然也有所不同。有的教会经济宽裕,有的教会可能捉襟见肘。在初期教会时期,老底嘉教会就曾以富足自夸,认为自己“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参启3:17)。教会有钱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当教会越来越富有时,随之而来的试探也会愈发明显。
当教会越来越有钱时,部分牧者和一些弟兄姐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将教会的富裕程度等同于神的特别眷顾,认为“我们有钱是因为上帝喜悦我们,你们贫穷是因为上帝不祝福你们”。特别是有些弟兄姐妹受到成功神学、恩典福音的影响,把物质财富视为神认可或悦纳的唯一标准,戴上“金钱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所有教会,甚至以此作为衡量人事的尺度。
当教会财富增长的同时,误用钱财的试探也会随之加剧,比如容易造成铺张浪费,或挥霍无度、甚至有人中饱私囊,没有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合理的规划使用钱财。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当然,教会过度贫困也非好事,可能导致人才流失、事工停滞等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物质上的匮乏可能会更加激励信徒追求属灵的富足。因此,教会应当按照上帝所量给的经济能力合理规划,既不可以追求积累大量的财富,也不必担忧基本需要。
教会是神的家,是天国在地上的缩影。教会最重要的不是教产的多少而是有正确的教义与教制。中世纪时,有一天,教皇带着神学家阿奎那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教皇指着金碧辉煌的教堂,自豪地对阿奎那说:“当年彼得说金和银我们都没有。感谢神!现在我们金和银都有了。”阿奎那却意味深长地回应:“是的!金和银我们都有了,但是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人起来行走的能力,我们却失落了。”
教会可以没有诸如电脑、投影等现代化设备、可以缺少桌椅板凳,但绝对不能没有正确的教义与正确的治理模式。试想,当你走进一座富丽堂皇的教堂,高大华美,里面的设施及布置犹如天堂,然而其中宣讲的却是偏离福音的教导。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景象。
教会应当正确合理的使用金钱。我们深知,教会并非财富所有者,而是受托的管理者。因此,教会应当建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机制,应当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实行透明化管理,避免由牧者一人说了算,应当做到让会众放心,见证管家的忠心。
教会的奉献款项来自弟兄姐妹,也当用于弟兄姐妹的需要。我们既不能大量积累财富,也不能挥霍无度的浪费。另外,在资金使用上,应当注意先后次序,正如主耶稣教导的“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神最看重的是祂国度的扩展,而教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人的培养。因此,教会不能亏待工人,当给予他们充足的供应,使他们能够专心无忧的尽力服侍。无论是教会植堂,传福音事工、工人的栽培,都是教会当务之急,金钱应当要用在刀刃上,理当优先用于这些关键领域。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实用主义的诱惑。在教会事工中,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正比,特别是宣教工作。若只注重即时效果反而容易让我们灰心丧志,却忘记了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更重要的是忠心完成上帝的托付。
财务透明原则是教会必须要持守的基本原则。有些地方教会仍然存在牧者独揽财政大权,账目管理混乱不清,甚至挪用公款的现象。使徒保罗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美好榜样。他时而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应,时而又拒绝哥林多教会的资助,为要堵住假师傅的口,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试探。
教会应当定期向会众说明收入与支出去向。有人说教会财务就像属灵的温度计,能真实反映出我们的忠心与见识程度。当我们合理正确使用钱财时,教会就能成为神恩典祝福的管道,可以祝福更多的人。这不仅可以满足神的心意,更能推动神国度的发展。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新疆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