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教会里聚会的主持人不是很多,我们就想着培养几位新的主持人。韩姊妹平日聚会正常,各方面的品质很不错,性格也很好,我便询问她的意见。结果在交通的时候发现她还没有受洗,这是令人意外的,虽然她的工作确实忙,但主要还是不想受洗。
韩姊妹认为,虽然她信主六七年,但还没有达到可以受洗的地步,称自己还会犯罪——这样的话,即使受洗了也是不被主喜悦的。韩姊妹的这种想法在一些肢体中很普遍,很多信主多年的弟兄姊妹,不愿意受洗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就迟迟不报名。但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受洗,不是我们的行为足够好了,或者完全到某一个程度才有资格受洗,其实,只要我们立定心意地离开罪恶,靠着对主耶稣的信心,就能受洗。所谓“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是靠我们的行为得救,而是靠着对主的信心才得救。
当然,这类的肢体在教会有不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能有相对应的引导。
教会需要做好了解和跟进的工作。前几年,我在教会讲慕道友课程的时候,遇到了一位信主28年还没有受洗的张姊妹。她原先是在老家的农村教会聚会的,后来到县城照顾孩子上学,便在我们教会参加崇拜五六年,平日虽说不上多熟悉(教会人比较多,流动性比较大,一到寒暑假人就回老家,同工不多,因此在侍奉上就有很大不足),但也不陌生。当我和几位同工谈起来的时候,他们也表示惊讶,若不是这次姊妹报名受洗,或许我们还不知道。这让我开始思考,作为教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推卸不了对教会信徒不熟悉的责任。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及时地跟进,并作出合适的引导。
教会对受洗的信徒要有一些要求,但条件也不能过于苛刻。在与张姊妹交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迟迟未受洗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认识上,她认为只有人达到一个完全的情况才能受洗;其二,原先的农村教会的受洗条件过于苛刻,不仅要求来参与慕道课程的课时一节不能缺,还有其它很多的要求,比如一定要背上指定的经文、一定要满足来教会多长的时间等。张姊妹以前要上班,后来要照顾孙子上学,就很难全部上完课,也就一直不达标,不被允许受洗。教会应当对参加受洗的慕道友有要求,但也不能过于苛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受洗对每一个信耶稣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而对教会也是如此,不仅是在举行洗礼的时候,在洗礼前的准备和洗礼后的跟进方面,教会的牧养工作必须要跟得上,对教会弟兄姊妹的属灵生命成长负责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