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基督徒就如同蒲公英一样,到了哪里福音就会跟着到哪里,并且会在当地不断的开花结果。当然,这也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如同蒲公英一样,乐意分享,乐意把自己的福音好处分享出去才行。
假如基督徒真的能够如同蒲公英一样,其实福音的普及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人到了哪里就等于福音也到了哪里,就如同亚伯拉罕一样。在亚伯拉罕未去迦南地之前,想必那里的人们对真正的福音闻所未闻,都是沉浸在偶像之中。
但亚伯拉罕到了那里之后,局面就开始转变了。先由自己及家开始,而后就是整个家族,进而连带影响了周围。虽然福音在迦南地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亚伯拉罕的那条线上,但也不能否认有外邦人接受福音,也不能否认福音在迦南地生根、开花、结果,直到如今。
亚伯拉罕作为一个名人,他的福音传播事迹人尽皆知,不需赘述;其实,在他及那些名人之外,还有更多无名的福音使者在产生着蒲公英、毛细血管的作用。名人与他们之间就如同大路与小路之间一样,都是路,都是在传福音,若说区别,只是能量、贡献不同,但都值得纪念。
就如同一位老妈妈,这位老妈妈早年就随着家人信主,后来远嫁到安徽某地。嫁入到当地之后,她就产生出了如同蒲公英一样的作用,既然飞到了当地,那么就会把种子种到当地。当然,我们所说的种子,乃是福音的种子。
老妈妈嫁入当地之初,其实当地已经有了教会,虽然距离不是太近,但对于老妈妈而言,她并不是一位开荒布道者,更像是一位收割者或是牵线搭桥者,也就是说当地教会为她传福音提供了助力与现实去处。
起初,那位老妈妈主要是向她的邻居、亲戚朋友传福音。当然,她的传也并非是刻意的传、强人所难的传,乃是自然的流露。比如逢聚会的时候,会邀请邻居等人陪自己一起去聚会,反正农闲的时候也没有事,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到处看看,也就不经意间带了一批人信主。
再比如,亲戚朋友总会有生病软弱的时候,大病、难治之症,也有发生。这个时候,老妈妈在关心看望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的会把福音带出来,告诉他们耶稣及教会。对于病人而言,反正很痛苦了,又无有效药物缓解,倒不如再找一条路,试试看,因而也带领了几位在病痛中的人信了耶稣。
后来,那位老妈妈的孩子也陆续信了耶稣。那位老妈妈的孩子可不少,有六个,最终长大成人的也有四个,这四个孩子中有三人信了耶稣;而且,信仰稳定,各自家庭成员大多数也都信耶稣。
说起老妈妈三个孩子的信主经历,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老妈妈并未刻意向孩子传福音,而是出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家人已经有人信耶稣了,而且还认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摸得着,所以对其他人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老妈妈的三个孩子就是如此信耶稣的,时间到了,就信了耶稣,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由此可见家庭信仰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关键。
一间教会信徒都是十里八乡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也都算认识,粗略算起来,一间百多人的教会,与那位老妈妈有关的占了十多人;而且,还有一些在外地教会聚会。如此看来,传福音果效还真不小,数十年来的福音果子垒在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非常可观。
虽然老妈妈数十年来积累了差不多等同于她自己年龄的果子,但仍然是个平凡再不能平凡的姊妹,不管是在教会,还是在当地村子里面都是不起眼的人物,人们只知道她信耶稣,人不错,但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她结了多少福音果子。
虽然如此,但并不妨碍她继续发挥蒲公英的作用,也不妨碍上帝纪念及赏赐。如今简略写出来,也是让我们看到除了那些名人的福传事迹之外,还有更多无名、不被纪念的福音使者们,他们在各地发挥着蒲公英的作用,他们与那些名人相辅相成,做着同样的事,发挥着毛细血管的作用。
此外,通过那位老妈妈的传福音事迹,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若说那些名人的传福音是一场倾盆大雨,及时浇灌的话,那么老妈妈的传福音就是如同毛毛细雨,力度不大、雨量不大,想要有穿透力,那么就需要持续性,方能产生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所以,对于平凡的信者来说,信仰的持续力、活出信仰的表现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可能要大于口才、恩赐的作用,因为对于一个平凡的福音使者来说,好好的活在人前,默默的发出信仰的馨香之气更为重要,更能够使福音深入人心,在人心中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步步开花结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