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颖的活动,受难周就没有意义了吗?

作者: 吕底亚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9 21:11:33
分享与播放

星期五受难日的时候,我到县城的一间教会参加聚会。他们并没有什么新颖的活动和特殊的节目,不过讲台信息是围绕“耶稣钉十字架”展开分享的。

有位姊妹看到受难日没有什么“特殊”的节目,好像很失望,还说了一句:“今天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嘛。我还以为有多大不同,还是和往日一样的聚会嘛,我往另一家教会看看。”

她的这句话令我展开思考:对于我们来说,若是参加教会的崇拜,没有感受到不同和新颖感,就失去意义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人到底为什么要参加聚会?不参加可不可以?

1、这是与神建立关系。参加教会的崇拜,这本就是与神建立关系的过程。我们藉着这样的方式与主形成生命的连接。与主建立关系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祷告、读经、灵修、赞美等,除此以外,参加教会的聚会也是一种方式。作为上帝儿女,我们积极参与到这样的崇拜当中,自然能随时随地遇见神,也就能与主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2、这是向上帝献上感恩。参加敬拜,也是为了向上帝献上感恩和颂赞。回顾旧约历史,当神的儿女领得到神赐给他们的恩典时,就会筑坛献祭,以此表达自己对上帝的感谢。而今的我们也是在主面前得恩的人,自然要藉着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神的感激之情。

3、不能停止聚会,免得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正常参加聚会和崇拜,这也是神对我们的教导。祂告诉我们不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免得离开神的团契,最后一个人冷清而惨淡地离开主。

当我们明白了参加聚会的意义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在一些特殊的节期中,比如受难周,如果教会中没有安排什么“新花样”,我们就真的没有参加的必要吗?难道参加聚会一定要有什么新颖的内容才来吗?不然我们就没有动力参加了吗?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这些新颖的方式:比如有的教会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祷告会,在团契日、受难日都有不同的活动,以此带领会众更好地默想节期的意义。这些方式都是很好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但不能表示没有这些新颖的环节,像往常一样的聚会模式,就失去了意义。毕竟,我们敬拜主,最主要的还是靠神的话来改变和更新,而不是靠外在的形式来稳固。

教会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开展聚会,这自然是好事。不论方式如何变化,我们的总意还是为了敬拜主。可若我们只是盯着形式和活动,而不将目光放在神的话语上,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