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实践中,很多教会及弟兄姊妹对复活节的重视程度仅次于圣诞节,把复活节视为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既然如此重视复活节,那么在表现形式上也要有相应匹配才行。虽然各个教会做法不一,但文艺活动一般不会少。
有一间教会就是如此。这间教会庆祝节日的时候,文艺活动从来不会少,因为这不仅是教会流传下来的传统;而且,其他教会也是如此。圣诞节的时候,几乎没有不表演文艺节目的教会,只不过这间教会要比其他教会做的更为彻底。
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这间教会在圣诞节的时候要连续表演三次文艺节目,一次是平安夜,一次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当天,还有一次就是临近圣诞节的那个主日。虽然三次活动中表演的节目有重复,但单从活动的次数上以及相应的参与人次上就可以看出教会对圣诞节的重视了。
既然圣诞节的时候,安排了多次文艺活动表演,那么复活节也不会例外,毕竟复活节也是个大喜的日子,纪念主耶稣以大能从死里面复活,给人类带来了永生的盼望。因此,这间教会在复活节的时候也会以文艺节目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若说与圣诞节区别的话,就是由三次改为了一次。
因为教会每年至少要进行四次文艺节目表演,所以教会中很多同工们的服侍上展现了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排练节目要常年进行,常常是聚会散了之后还要再次聚集在一起,以练习节目;尤其是临近这两个节日的前两三个月里,更是如此,不仅要增加练习频次,甚至有时候还要为练习牺牲掉原有的聚会。
如此反反复复,经年累月,就带来了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教会过节的时候,显得很热闹,肢体们热心,参加的人也比以往要多,但是参与节目的人却很劳累,时间精力都付出了很多。
所以,参演节目的肢体们普遍会经历一个规律,那就是节目之前不停排练,参演的时候积极表现,但节日过后身心灵都很疲惫,迫切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但心里面也要为着即将来到的下一个节日做打算。
随着此种情况逐渐发酵,也就促使一些弟兄姊妹有了一番反思及自我反问,那就是为何要进行节目表演,目的与动机又是什么?而且,最终的目的有否达到呢?效果又是如何?
其实,答案在一些肢体心中已经明了清楚;要回答这些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之所以进行节目表演,为的是庆祝耶稣的诞生与复活,目的与动机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的肢体们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目的与动机,仅仅是出于感恩、欢喜,以及为了讨上帝的喜欢。
但事实上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教会为了策划活动而费尽心思,肢体们为了每年四次文艺表演而倾尽浑身力气。当费劲心思、倾尽力气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筋疲力尽,身心灵需要调整与休息,进入到一个软弱、昏暗的境地中;一些肢体们也会由于过度劳累而选择退出无止境的节目练习。
试问一下,如此光景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好效果?再进一步说,上帝喜欢这些吗?其实,上帝并不需要这些,就如同金钱的奉献一样,真正需要的是人,而不是上帝,奉献只是出于感恩的一种表现,若是一个人在奉献上作难,而又强行着奉献的话,那么上帝也不喜悦这样的奉献。
节日里表演文艺节目也是如此,表演是出于感恩,而当肢体们过了感恩,身心灵充满疲惫,仅为了表演节目、为了教会组织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那可能就意味着出现问题了。
当教会为了节目而运转,当肢体们为了表演而聚会、付出,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那就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活动而活动,方向上出现了问题,焦点不再是上帝,不再是信徒生命的成长,不再是为了福音,而是为了要把“一台戏”给演完,好向策划者、表演者、观看者做一个好的交代。
此种情况也恰好给教会以及肢体们提个了醒,那就是任何节目表演以及庆祝活动,都要是为了荣耀上帝、与上帝建立好关系,以及有助于生命成长、传福音而进行;如若是一些文艺节目、活动偏离了这些轨道,那么就需要进行反思与调整了,因为教会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此,那些无异于人生命成长、无异于福音与荣神益人的活动,其实都需要调整方向,而不是一味的坚持与继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