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讲道时遇到一位姊妹,她在证道时慢悠悠地剪着指甲。因为在讲台分享时,台下没有声音,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讲道,所以用指甲钳修剪指甲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她剪得很慢,每隔几分钟就会传来一声清脆的"咔嗒"声。
刚开始,我选择继续讲道,心想她很快就会结束。然而,七八分钟过去,这断断续续的声音仍然没有停止。我心里开始感到困扰,台下好多信徒也开始四处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整个会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了。后来我就直接提醒她:“请正在修剪指甲的肢体暂时停下,等散会回家以后再剪。”可是这位姊妹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像是故意作对似的,又继续剪起来,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这时,教会的同工上前劝阻,她却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为了避免影响更多人,两位同工只能将她请到会场外沟通。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这位姊妹对聚会意义的认识不足。对每个参加聚会的肢体来说,敬拜上帝是神圣且荣耀的事情。除了那些刚到教会,不懂敬拜含义的人可能需要引导,每位信徒都应当明白这一点。但这位姊妹竟然在讲道时持续制造出干扰声,甚至别人提醒后仍不停止。这不仅是对敬拜的轻慢,也是对公共场合基本礼仪的漠视。其次,缺乏集体意识。教会聚会本就是诸多弟兄姊妹敬拜神的时刻,这个时候怎么能被打扰呢?我们不仅自己要避免干扰,也要主动维护聚会的秩序。最后,这也是自私的表现。有些人虽然来到教会,也受洗了,但心中的自私和老我仍旧没有破除,没有真正靠着主改变自己,只考虑自己方便,却没有顾及对他人的影响。
那应该怎么面对并处理类似的事情呢?
1、避免直接冲突。对于这类的人,一般处理起来都是很棘手的。通常来说,只要一个简单的提醒足以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不会再制造出过大的声响,专心敬拜。但若对方仍然持续制造声响,就意味着这不是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可能需要更妥善的应对方式。我们要特别注意,即使对方的行为明显不当,也要避免当场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升级,影响整个聚会的庄严氛围。
2、先安抚,维持敬拜的正常进行。即使对方可能出现抵触情绪或者不同意见,不要与他有什么争论,暂时采取包容的态度,只要能够制止干扰行为,先保证崇拜的正常进行。
3、私下谈话和交通。等聚会结束后,建议由相关的牧长或同工找他谈话和交通。通过温和的交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无意识地习惯还是存在某些特殊状况。只有了解清楚问题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持续观察跟进。一般的教会人员流动性不是很大,建议在后续聚会中对该肢体保持适当关注。及时预防可能的干扰,做到有备无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软弱和难处,但不论如何,总不要影响教会崇拜的正常进行。如果真那样做,不仅自己无法得到恩典,还会影响别人的敬拜,最终损害的是大家的属灵体验,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