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间教会,今年有一位神学生毕业进入教会侍奉。教会负责人对他说:“以后你什么都别管,只管讲好道,其余的事不用你操心。”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以为这话别有用心,其实不然。我了解这位负责人,他确实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希望这位刚毕业的神学生专心做好讲台牧养。然而,我也有一个疑问:如果一个传道人对教会事务完全不参与,真能做好讲台的牧养工作吗?
一、经验之谈:事务缠身,时间被大量占用
在教会侍奉的人都知道,尤其负责管理的同工,各类事务(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各种学习与会议等等)常将我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对有的侍奉者来说,这些事务确实会占去大量精力,他们甚至连安静灵修、预备讲章的时间都被挤掉,讲章质量自然受影响。
上述教会负责人也是一位义工传道,他自己有工作和家庭,再加上要顾及教会的装潢、洗手间的重建等事务,他的时间被严重挤占。所以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愿景:希望能为传道人创造专心预备讲章的条件。但我们往往忽略另一面——传道人对教会事务若完全不参与,的确能空出时间专心预备讲章,可他能深入了解教会和信徒吗?
只有深入地参与,才能有深刻的了解。一旦失去了解,讲道时就难以有认同感和亲切感。如果传道人长期脱离教会的实际事务和信徒的日常生活,他的讲道容易流于表面,无法触动听众的内心。讲道不仅是对圣经文本的解释,更要将神的话语与信徒的生命经历相结合。若对信徒真实处境缺乏关怀,讲道内容便成了理论性的说教,失去了应有的牧养功能。
因此,传道人需在忙碌的事务中寻找平衡:既要有足够的时间预备讲章,也要保持与信徒的紧密连接,让信息更贴近、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二、现实追问:讲道只专注释经就够了吗?
1. 原则:按正意解经
我们通常坚持“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原则之一是“以经解经”。按正意分解真道,需要大量阅读、查考、默想与祷告,缺一不可。这是原则,也是底线。若是不能如此,讲章内容究竟是讨神喜悦还是讨人欢心,便不得而知。
因此,每位传道人都应深刻意识到:按正意解经不仅是对自身职分的尊重,更是对神话语的敬畏。若轻率处理经文,随意附会或迎合人的口味,便会偏离真理轨道。唯有严谨扎根圣经,才能将纯正的福音传递给听众。这不仅关乎讲章的质量,更关乎教会信仰的根基是否稳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讲道并非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与真理相交的过程。
2. 处境:留心信徒的属灵光景
然而,仅仅专注于释经就足够了吗?对于传道人而言,尤其对刚毕业的神学生,必须意识到:传道不仅是解经——把神的话“读”出来;更关键的是下一步——把神的话“送”进人的耳朵与心中。若对教会和弟兄姊妹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虽仍在传讲神的话语,果效却难以预料。
因此,传道人需要走进信徒的生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察他们的难处与需要。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属灵状态,讲章内容才能具备针对性和生命力。面对初信者,信息应更注重对基础真理的阐明;而面对成熟信徒,则可深入探讨信仰的实践与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讲道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人心的牧养;讲道也并非单向的宣告,而是与听众生命产生共鸣的过程。唯有如此,神的话语才能在信徒的生命中扎根、发芽并结出果实。
作为传道人,按正意分解神的话没错,但不代表可以不了解教会与信徒。哪怕我们因种种原因无法深度参与,也要留心日常观察,学会总结与反思。不要总等羊群来找你,要主动走进羊群,如此牧养才能更有果效。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