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晚,台州市椒江基督教堂会众诗班全体成员,在教堂负责人孔爱卿牧师的带领下,走进和谐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弘扬抗日战争精神,激励信众爱国爱教”主题活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通过沉浸式参观红色藏品展、聆听历史讲解,诗班成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刻体悟信仰与爱国精神的深度融合。
触摸历史:800余件藏品诉说抗战血泪
活动以和谐园“红色记忆·家国同行”专题展览为核心,800余件珍贵文物、抗战史料及反邪教警示案例,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历程。展厅内,日军侵华罪证如军刀、军事地图、细菌实验档案等触目惊心;中国人民抗战文物如《义勇军进行曲》手稿复刻本、八路军指挥刀、胜利勋章等,则无声诉说着先烈的不屈与抗争。孔爱卿牧师全程陪同讲解,结合基督教中国化实践,将藏品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铁证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而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正是胜利的根基。”
信仰与爱国:基督徒的抗战担当
展览特别设置“信仰之光”展区,展现中国基督徒在抗战中的独特贡献。孔牧师提到,全国基督教两会出版的《为正义和平而战》一书,记录了抗战时期基督徒投身救亡的史实,如传教士文致和为保护妇女牺牲生命、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因抗日遇刺等。他强调:“爱国是信仰的应有之义。无论是前线战士,还是后方支援的基督徒,都以行动践行了‘爱人如己’的教义。”诗班成员还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与基督徒的爱国行动密不可分,其激昂旋律曾响彻教会青年歌咏会,成为鼓舞士气的战歌。
传承使命: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活动中,孔牧师以家族抗战故事为例,讲述大伯在长沙保卫战中与日军殊死搏斗的经历,让年轻信徒深刻感受到“保家卫国”的信仰传承。诗班成员朱云玲姐妹感慨:“过去总觉得爱国是宏大叙事,如今才明白它藏在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里。”通过翻看连环画《地道战》《地雷战》《沙家浜》还原抗日战争场景,更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以史为鉴:做新时代的“双见证人”
活动尾声,孔牧师呼吁信众:“我们既是基督忠心的仆人,也是祖国合格的儿女。”他结合反邪教警示案例,强调信仰需扎根中国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实践。诗班成员纷纷表示,将以诗歌赞美和平,以行动服务社会,在各自岗位上“做光做盐”,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此次参观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一次信仰的淬炼。正如诗班徐昌德班长所言:“愿我们铭记历史,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世界求平安,为祖国求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