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下落不明的金戒指,像一颗炸弹,把一所乡镇教会炸得人心涣散。起因是负责人说疫情期间将一枚金戒指交给义工传道保管,义工传道则说从未保管过金戒指,自此纷争不断。从负责人与义工传道的各执一词,到谣言四起、账目风波,这场看似偶然的纠纷,实则暴露出教会在管理机制、同工关系、沟通方式与属灵生命上的问题。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本应“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然而没想到,教会合一如此脆弱,一枚小小的戒指也能促使教会纷争,甚至不断升级。在这场金戒指的风波中暴露的问题值得教会思考。
一、不要忘记留下记录
这场风波的主要难题是事实认定的僵局。65岁的教会负责人坚信自己将戒指交予义工传道保管;而43岁的义工传道则在被质疑贪污的委屈中,坚决否认见过戒指。负责人或许真的在匆忙中遗忘了交接细节,那位义工传道也可能确实未曾接收,但在缺乏证据的僵局里,让简单的事实之争逐渐演变为“面子之争”——双方的坚持不再是“是否有戒指”的事实,而是“守护面子和名誉”的争竞。现在棘手的是,教会负责人说事情发生在疫情假期,时间久远到除了她自己,无一人记得此事,教会亦无任何文字记录,甚至连捡金戒指的信徒也无从查找,教会讲台的失物招领同样无任何记录或见证。
乡镇教会的治理往往依赖个人属灵魅力和权威,而非制度化流程。如果负责人习惯做事留下痕迹,就会留下金戒指的记录。现在这个教会已经没有如果的假设了,只能希望教会能吸取教训,以后教会在财务交接、公开报告等事上有清晰流程和记录,不要让个人的记忆偏差、沟通疏漏演变为矛盾。
教会作为属灵的生命团契,同样需要“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重要物品的交接应有记录,公开的事务报告应有佐证,如此才能在发生争议时,让事实成为化解矛盾的基石,而非激化对立的导火索。
二、及时干预止息谣言
纷争的真正失控,始于信徒不明情况却各种猜测导致谣言四起。“负责人贪污”“传道人夺权”“账目有问题”——这些未经证实的猜测,像病毒一样在教会蔓延,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扩大到教会的各自站队。
乡镇教会往往交织着人情与信仰,消息传播快、情感色彩浓。当金戒指的纠纷没有明确结论,信徒便会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远近亲疏各种站队揣测:与负责人亲近的人,容易相信传道人年轻气盛、冒失挑事、故意刁难;与义工传道相熟的人,更倾向于负责人在换届前夕心怀诡诈、污名化年轻的义工传道。这种基于主观立场和关系亲疏的判断,很容易形成对立,让教会从一家人变成两派阵营。更危险的是,谣言会不断升级——从戒指失踪到贪污公款,从个人纠纷到夺权阴谋,每一次添油加醋的传播,都在分裂基督的身体
我们不能不说作为教会领袖和传道,在这场谣言风暴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会负责人若能在争议初期主动邀请同工核实情况,而非固守个人权威,在公开场合坚持要求义工传道交出金戒指,义工传道就不会盯住她要求赔礼道歉,给她恢复名誉;那位义工传道若能耐心的智慧沟通,而非陷入自证清白的焦虑;其他同工若能及时制止不实传言,而非放任猜测蔓延,局势本可挽回。圣经中的尼希米面对百姓的抱怨,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招聚贵胄官长,公开澄清事实、解决问题(尼5:7)。对教会而言,面对争议的正确态度,不能总是息事宁人的妥协,而是要有直面问题的担当。应该及时通过同工会议或全体信徒大会还原事件经过,明确就事论事的原则,即便最终无法确认戒指去向,也要求信徒不贴标签、不扣帽子,禁止人身攻击、更不允许扩散谣言。当教会愿意直面问题,才能不凭血气争战,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人顺服基督。(林后10:4-5)公开真相,及时提醒,这样才能阻止猜测的蔓延,守护教会的合一。
三、努力重建信任关系
凡事有利有弊,产生风波固然不好,但也能暴露教会一直存在的问题。在风波背后,让我们看到教会同工之间,同工与信徒之间的信任有问题,需要改变,因为要求查账的呼声、对负责人贪污和传道人夺权动机的质疑,本质上是信徒对“教会是否值得信任”的追问。这种追问并非坏事,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教会在管理透明、权责分明、同工关系、沟通方法上的不足。重建信任关系,需要从解决问题转向建立制度,从个人恩怨回归基督的爱。
首先,教会当建立制度并执行制度。乡镇教会可以借鉴圣经中使徒设立执事管理饭食的智慧,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要物品交接需登记,奉献账目定期公开,重大决策由管理组会议共同商议。当制度取代人情成为行事的准则,个体的失误便不会轻易动摇整个教会的信任。就像那枚金戒指,若当初有交接记录或见证人,便不会陷入各执一词的僵局;若教会有常态化的账目公开机制,贪污的谣言也难以滋生。
其次,信徒当践行以爱心说诚实话的原则。保罗劝勉加拉太教会说,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6:1 )纠纷,指责与猜测只会制造对立,唯有带着爱心的坦诚沟通才能化解隔阂。其实,负责人可以放下面子,坦诚自己可能的记忆偏差;义工传道可以用宽容之心,理解长辈在压力下的坚持;其他信徒则应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多做使人和睦的工作。
最后是教会当回归基督为中心的属灵根基。因为所有的制度与沟通,若不扎根于彼此相爱的诫命,便只是表面功夫。教会同心不是教会没有任何矛盾,而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彼此相爱,互相宽容。当信徒、同工都能用基督的眼光看待彼此,就能欣赏对方优点,也能接纳对方的软弱了;如此才能在纷争中学会彼此担当,让“金戒指风波”成为教会解决隐藏问题的好机会。
一枚金戒指的价值有限,教会的合一与见证却比千金更重。这场风波提醒每一间教会:应在制度上追求规范,在沟通上践行爱心,在建造上扎根真理,如此才能在各种试探中站立得稳,彰显教会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的合一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