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及教会中主要的侍奉队伍,诗班这个群体一定在列。甚至有人说,若是把一间教会的诗班牧养好了,可以省很多心,在各样的事情上也能做得很好。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若是一间教会的诗班牧养好了,确实可以对教会的各样圣工产生很大的帮助。但不同教会的诗班有不同的样式,有的诗班徒有其形——虽然他们也是侍奉队伍中的一员,但真要谈起生命和品行,却又一般。那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建造诗班的生命力呢?
一、诗班的重要性
1、诗班是教会的信徒代表
诗班同工都是从弟兄姊妹中推选而出,理论上来说,应该都是在教会中生命见证较好的弟兄姊妹。他们有些歌唱的恩赐,也有侍奉的心志,并愿意付出时间。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就慢慢地成了诗班中的一分子。
因此,诗班在教会中不仅是音乐的呈现者,更是信徒生命光景的一种折射。当他们站在圣坛前,以歌声献上敬拜时,他们的生命见证会与诗歌的旋律一同传递给会众,影响着弟兄姊妹对信仰的感悟和追求。他们的言行举止、灵命状态,都在无形中代表着教会信徒群体的属灵面貌,成为外界观察教会信仰实践的一个窗口。退一步说,如果诗班弟兄姊妹的生命都一般,恐怕教会的整体光景也就很普通了。
2、诗班是主要的侍奉群体
从教会的义工队伍来说,诗班的同工是最主要的侍奉力量。虽然说他们是在诗班,但真要到什么重大活动,如培灵会、圣诞节时,在卫生、后勤等事务中,都能见到诗班弟兄姊妹的身影。
据我所知,一些基层教会有时在打扫卫生时人手不够,比如一年几次的大扫除,这时候就会抽调诗班的弟兄姊妹来一起帮忙。对于大多数诗班的同工来说,他们不仅在诗班侍奉,也在其他许多岗位中。
3、诗班代表会众向神献祭
当然,诗班最主要的侍奉还是代表教会的会众向上帝献祭——这才是他们的主职。这种献祭并非简单的仪式性动作,而是带着会众的心声与敬畏,将感恩、认罪、祈求与颂赞,通过诗歌的形式呈现在神的面前。
诗班所献的每一首诗歌,都应是会众共同的属灵表达,是将众人心中对神的尊崇与依靠,凝聚成和谐的乐章献上。他们以真诚的心灵和敬虔的态度,将诗歌作为活祭;正如经上所劝勉的:“你们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诗班的侍奉正是这一教导在教会敬拜中的具体体现,使会众的联合敬拜能够蒙神悦纳,也让弟兄姊妹在这献祭的氛围中更深地与神相连。
二、如何建造有生命力的诗班
1、要有合理且规范的制度
有人可能疑惑:既是属灵生命的建造,为什么还要提及制度呢?请留心,合理且规范的制度会帮助大家建立规矩和次序感,使诗班的侍奉更加有序高效,避免因缺乏明确指引而出现混乱或随意性。
这些制度并非冰冷的条条框框,而是基于圣经真理和教会敬拜的本质设立的属灵准则,旨在引导诗班成员以合宜的方式预备心灵、操练恩赐、彼此配搭。比如,明确的练唱时间安排能帮助成员养成自律的习惯,不会松散懈怠,确保每个人都能投入足够的精力预备诗歌;合理的声部划分与协调机制,能让不同恩赐的弟兄姊妹各尽其职,共同营造和谐的和声,将最美的颂赞献给神;而关于侍奉态度、着装规范等方面的约定,则能提醒大家时刻以敬畏之心对待诗班的侍奉,明白自己不仅是在参与音乐表演,更是在履行属灵的职责。
我们要让制度成为建造生命的助力,而非束缚,使诗班在真理的框架下有序运转,更好地完成代表会众向神献祭的使命,而不至于空有其表。
2、挑旺侍奉的心志
人在侍奉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继而使我们对属神的事越来越淡化。比如长期重复的练唱可能带来身体上的疲惫,日常事务的繁杂容易分散属灵的专注力,甚至有时会因侍奉中的小摩擦或对自身恩赐的不自信而产生退缩的念头。此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挑旺侍奉的心志,回到主的恩典和爱里,使我们更加热心,而不至于退缩、逃避,或敷衍性地侍奉。
3、注重属灵生命的牧养
对于诗班,不仅要有规矩和制度,还要注重属灵生命的牧养。可以在每次诗班学习之前进行一些简单的分享,哪怕只有10-15分钟,让大家树立一种尊主为大的意识。时间和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建立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诗班弟兄姊妹的综合素质,这才是对主的教会负责。
4、有序地提升歌唱的技巧和水平
诗班的侍奉以美好的生命为基础,以良好的歌唱技巧和水平为辅。在属灵生命提升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歌唱水平的提高——毕竟是要以歌声为祭。可以定期组织专业的声乐培训,邀请有经验的音乐老师进行指导,从发声方法、气息控制、音准节奏等基础技巧开始,逐步提升整体的演唱能力。同时,鼓励诗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多聆听优秀的诗歌作品;还可以通过分声部练习、小组合唱等方式,让大家在协作中磨合音色、增强和声的默契度,使每一次的献唱都能更加完美地将对神的赞美和敬拜传递出来。
不论是哪一间教会,都应该将诗班建立好,不仅是在歌唱技巧上的提升,也是在属灵生命上,要在对神的敬拜委身中不断进深,既尽到作为代表会众向神献祭的责任,也做好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彼此劝勉的榜样。如此,才能使诗班成为一个健康且有生命力的诗班。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