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趁着店里没人,我早早守在手机前,等待九三大阅兵的直播。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件令人心潮澎湃的大事,甚至堪比期盼春节的心情。
看了一会儿,正好一位熟客来洗头,我没关直播,继续放着,顺手开始为她服务。这位大姐是老顾客,知道我是信耶稣的——以前聊起过,店门口贴的也是基督教的对联。她见我看阅兵,就好奇地问:“你们信耶稣的,也看这个啊?”我笑着反问她:“怎么不能看?这很正常嘛。”
其实我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在不少人印象中,基督教是封闭的,甚至觉得信仰与爱国是对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所期盼的是神的国,那是我们将来的目标和归宿;而地上的国,是我们此刻生活、成长的地方。这两者并不冲突。就像一株植物,既需要仰望阳光以确定生长的方向,也需要扎根土壤,吸收滋养生命的养分。在信仰中,我们持守永恒的盼望,心灵因此有根有基;在生活中,我们同样承担对家庭、社会与国家的责任——而这正是信仰在当下的实践。爱护身边的人,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都是在践行“爱”的诫命。因为地上的国也是神量给我们暂居的家园,我们理当存感恩的心,活出尽责的见证。
也有些信徒认为,既然圣经教导我们盼望神的国,就不该过多关注人的国。这话本身没有错,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主耶稣教导我们不要只把指望放在地上,不要只为属地的事物劳碌,而要积攒财宝在天上、盼望那永恒的国度。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现实世界就漠不关心。恰恰相反,正因心中有永恒的把握,我们才能以更积极、更坚韧的态度活在当下。爱人、服务人、建设社会。
当我们将对神的爱延伸到身边的人,延伸到我们所处的社会与国家,这份爱就变得真实而具体。就像主耶稣所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参太12:17)祂并没有叫我们逃避现实责任,而是教导我们在信仰与生活之间持守平衡。
我们在地上每一天的生活——包括工作、参与社会、建设国家——都是在神所赐的时间和空间里,用行动见证信仰的价值。我们努力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不只为眼前的安宁与幸福,也是在践行“爱人如己”的诫命,让更多人感受从信仰而来的温暖与力量。这本身,就是在为神的国做见证。
所以要爱神的国,也要爱地上的国。这份爱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于对真理的持守与对生命的关怀。我们以敬畏之心仰望神国的荣美,就会生出改变世界的使命;我们在生活中的尽责与奉献,就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活出信仰,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在现实的土壤里。
当我们把对永恒的盼望践行于日常点滴,就会发现,爱神国与爱地上国从来不是二选一。它们出自同一颗心,是同一份爱在不同维度的自然流露——永恒的国度为我们指引方向,赋予超越环境的盼望;地上的责任让我们脚踏实地,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信仰的丰盛,使这暂时的旅程因信、望、爱而充满意义。
基督徒要分别为圣,但不是脱离现实、孤芳自赏。分别为圣,是心归向神,是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追求圣洁,而不是逃避现实的责任与使命。正因这份分别,我们才更应当积极融入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真理,用爱心待人,以信仰带来美好影响,让分别为圣的生命在现实中开花结果,见证信仰的真实与美。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乡镇教会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