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教会的一大危机,是没有呼召的人也被人鼓励成为全职侍奉者,于人于己于教会都有不利。我很认同这句话。
今年,附近一间教会牧师的儿子进入神学院学习。按理说,此事本应该令人感恩,牧师的儿子能够侍奉,这是信仰和侍奉的美好传承!但我也为此担心,只因这位牧师的儿子曾亲口和一个老同学说:“我不想去读神学,但是我妈妈逼着我去,我也没有办法。”后来,此事也在教会中传开了。
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投身侍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当子女还不懂为什么要侍奉的时候就逼着他读神学院,这未必就是好事。
教会中另一位三十多岁的同工,工作也不错,虽然辛苦,但忙碌时一个月能挣一万好几。有人看他年轻,就劝他去读神学,但他并没有这样的呼召。不仅如此,他的文化基础不足,更舍不得自己每个月的高工资,就连平日里义工侍奉都不愿意来。因为一旦请假就要扣工资,他实在舍不得。试问,面对这样的同工,怎能不断地劝他读神学、做全职侍奉呢?甚至有一次他还问:“我读完能拿多少钱?能不能做负责人?”一听说不能做负责人,工资也很低,立刻就说:“那有什么好读的。”
侍奉要出于甘心乐意
侍奉神的人必须要出于甘心乐意,不能被人强迫,更不能是被人“劝”来的。首先,自己能明确感受到神对我们侍奉的呼召。这种呼召,往往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外界的压力,而是内心深处对神的回应,是愿意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单单以神的事工为念。
就像那位被母亲逼着读神学院的孩子,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的感动,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安排,这样的侍奉很难长久坚持,也难以在其中体会到真正的喜乐和满足。而那位看重工资和职位的同工,更是把侍奉当成了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完全偏离了侍奉的本质。
真正的侍奉,应该是源于对神的爱和敬畏,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献上,无论环境如何,都愿意为神的事工和荣耀摆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感受到神的呼召,并且甘心乐意地回应时,他的侍奉才能蒙神的悦纳,也才能在侍奉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而有力量。
侍奉不是为了得现世的好处
全职侍奉的人有工资,这对一些义工侍奉的人而言,也构成了某种挑战,甚至有人会因此心生嫉妒。曾有一位教会的义工教诗员就提出:“凭什么她(教会一名神学毕业生,全职侍奉)能拿工资,我也要工资。”负责人直接就告诉她:“如果你能花四年时间读神学,还能回来全职好好侍奉,每天都来教会做圣工,我也可以给你发。”只一句话就让她无言以对。原来,这间教会不仅星期天是全天的聚会,星期三有查经聚会,平时教会还有祷告会和探访事工。但该义工教诗员一个星期只在星期天来半天,教会的其他事也不参加,若还想拿全职侍奉的工资,实在说不过去。
全职侍奉所获得的报酬,本质上是教会为了让全职者能够专心投入事工、无后顾之忧而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并非是对侍奉行为本身的“等价交换”。那些真正委身全职侍奉的人,往往需要付出远超常人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仅要参与主日聚会的各项服侍,还需要在平日进行圣经研读、预备讲章、关怀信徒、处理教会事务等诸多工作,甚至常常要为了教会的需要,牺牲个人休息和家庭时间。
义工侍奉的价值也不可替代,他们是教会事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侍奉的动力,应当源于对神的爱和对教会的负担,而非对物质报酬的追求。如果仅仅因为看到全职侍奉者有工资就心生嫉妒,甚至以此为条件要求获得报酬,却不愿付出相应的委身和摆上,那么这种心态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侍奉的初心。真正的侍奉,无论是全职还是义工,都应当是出于甘心乐意,是将自己的恩赐和时间无条件地奉献给神,以此回应神赐予我们的恩典。
侍奉先要学会付出
其实,在谈侍奉之先,我们先要懂得一个道理:侍奉是先要学会付出的。这种付出并非一时兴起的热情,也不是为了换取他人的称赞或物质的回报,而是源于对神的感恩与顺服,是甘心将自己的生命主权交托给神,按照祂的旨意去行。就像圣经中那些为主摆上的仆人,他们或舍弃舒适的生活,或面对艰难的环境,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却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得失,因为他们深知所侍奉的是那位配得一切荣耀、权能和赞美的主。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心志去侍奉时,就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动摇,也不会因暂时的缺乏而退缩,反而会在每一次的付出中经历神的同在,得着从祂而来的力量与喜乐。这才是侍奉中最为宝贵的收获,远非世上任何物质的好处所能比拟。
我们要侍奉,但不能盲目侍奉,必须要有来自神的呼召,尤其是对全职侍奉的人来说。就像马丁·路德说的,要逃避没有呼召的传道像逃避地狱的火一样。期望各位同工,彼此珍重!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