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介绍

来源:“华东神学院”官网
2025-10-15 11:56:56
分享与播放

1760501156324298.jpg

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旨在展示学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与神学教育中国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爱国宗教后备人才培养以及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与培训的重要基地,学院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人才培养标准,致力于培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教牧与圣乐人才。展馆以“三迁校址,薪火相传”、“爱国爱教,与时俱进”、“道器兼修,礼乐并进”、“融汇创新,共谱华章”四大板块,生动记述了学院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教会的使命与成果。

 “三迁校址,薪火相传”板块:回顾了学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从上海怀恩堂、沐恩堂起步,历经五原路校区,至2000年迁入青浦新校区的发展历程。在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领导的持续关怀下,学院从初创时期的艰难起步走向成熟壮大。历任院长与全院师生一道,承前启后,将学院带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逐步确立了以四年制神学系、圣乐系为核心的高等神学教育体系。

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介绍

“爱国爱教,与时俱进”板块:凸显了学院坚持“三自”原则,以培养符合“四个标准”的教牧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教学与实践,如举行升国旗仪式、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办《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修订会议等,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与公民意识,成为灵、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教会人才。

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介绍

 “道器兼修,礼乐并进”板块:以吴耀宗先生提出中国基督教神学院的“三自”使命和丁光训主教的神学教育理念为指引之下。展示了学院在神学研究、图书馆建设与圣乐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图书馆藏书逾11万册,包括大量近代基督教史料与电子资源,为神学教育中国化提供学术支撑。圣乐系自2005年创立,注重神学与音乐融合,培养了一批兼具教牧与圣乐素养的专业人才,并推动中国化圣诗创作与礼仪实践。

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介绍

“融汇创新,共谱华章”板块:呈现了学院通过举办“华东讲坛”、与基层教会的基督教中国化互动、圣乐交流等活动,持续深化基督教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努力。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著作出版,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也注重融入中国化思考,展现出神学教育扎根中国文化、服务当代教会的生动图景。

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神学教育中国化展示馆介绍

此外,展示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勾勒出神学教育中国化的发展脉络。馆内陈列的吴耀宗、赵紫宸等中国第一代神学家的著作,展现了他们在信仰与中国社会、文化融合方面的早期思考,为“三自”爱国运动与基督教中国化奠定方向和神学的理论基础。清末民国的中文赞美诗歌本、上海方言基督教书籍等珍贵文献,则从实践层面体现了早期本土化的努力。再有,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马礼逊《华英字典》等展品,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成为西方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

回顾四十年历程,展示馆不仅是一部学院的成长史,更是一幅基督教中国化的生动画卷。展望未来,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上,中国基督教华东神学院将继续秉承初心,在新时代谱写神学教育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