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日默想——必须与罪划清界限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3 16:59:50
分享与播放
洁净圣殿(里佐仁原创)

414日,星期一,是权柄日,受难周的第二日。在这一日,主耶稣洁净圣殿和咒诅无花果树,最后与十二门徒返回伯大尼

对于主耶稣洁净圣殿这件事,可能与我们素来所认识的耶稣形象有些不同。这次他一反常态,非常恼怒,赶出了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参太21:12)。这样的主耶稣还是柔和的吗?

主耶稣爱罪人,但恨恶罪。主是慈爱的,但并非是一个“烂好人”,祂是真理的主,不能容忍罪恶,特别是利用圣殿作恶,将神的殿、祷告的殿变成了贼窝,成了为自己作买卖的地方,这是对神的亵渎和极大的不敬畏!

主耶稣不能容忍这样的闹剧继续发生,他要除去圣殿中的一切罪恶,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心的。这对今日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醒,我们是否真正将神的殿当作祷告的殿、敬拜主的殿,还是成了我们满足私欲之地?

有些弟兄姊妹虽然人来到教会,也参与到教会的侍奉中,但心中的目的可不是为了侍奉,而是为了做弟兄姊妹的生意。有的姊妹打着侍奉的名号进入诗班,平日聚会和侍奉不积极,但向大家推销自己卖的化妆品很积极。刚开始只是在诗班的群里发,被负责人看到要求撤回不准继续后,又私加各人微信,一个一个发。有人不好意思拒绝,就买了;有人觉得这样影响很不好,就将这事情反馈给牧师。牧师找姊妹谈话后,她竟然生气了,就退出了诗班,也不来聚会了。试问,这样的人果真是来敬拜和侍奉主的吗?恐怕只是利用教会这个群体来做生意而已。

主耶稣还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有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主耶稣要如此咒诅?其一,主耶稣为何要私自摘路旁的果子,没有果子还生气咒诅?这似乎有些不讲道理,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也不是耶稣种下的果树。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当时的犹太人中,律法允许这样的习俗(参申23:24-25),可以摘取。其二,这并不是收无花果树的时候(参可11:13),那为何还要咒诅呢?原来,根据无花果树生长的特点,它的果子和叶子是同时出现、同时生长的。而主耶稣见的这颗无花果树却是只有叶子没有果子,这也不是收果子的时候(排除了被人收走的可能)。那它的果子哪去了呢?显然这是一颗无用的,不长果子的树。

主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的重点并不是为了咒诅这颗果树,而是提醒那些与这颗果树一样,只有外在(只有叶子)而没有内在(没有果子)的人。要他们内外合一,言行一致;不仅要有外面的“叶子”,也要有属灵生命的“果子”。 

每个人都是软弱的,即使我们立志跟随耶稣也会有犯罪的可能和行为,但可以一时地软弱,却不能时时软弱。我们必须立志与罪划清界限,不断地靠主对付自己的老我和私欲,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和真理中,使神的圣殿得以洁净,更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圣洁,将神的荣耀归给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