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诲日思想:究竟哪一个是遵行父命的?

作者: 希兰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5 14:22:00
分享与播放

在训诲日的时候,主耶稣有许多的讲论,尤其是有三个比喻,其中之一就是“两个儿子的比喻”。

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先叫大儿子去作工,大儿子的回答是:“我不去”。事后懊悔,就又去了。又叫小儿子去作工,小儿子的回答是很令人满意的:“父啊,我去。”可实际的情况却是没有去。这时候丢出一个问题:究竟哪一个是遵行父亲的命令呢?

如果说大儿子是遵行的,是因为他去行了,但刚开始是拒绝的;若说小儿子是遵行的,是因为他说要去做的,但行动上却没有。其实,

大儿子先拒绝了父亲不肯去,后来却悔改了,比喻悔改的罪人;小儿子只说不做,虚有其表,只用嘴唇尊敬,心却远离,比喻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和民间的长老等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遵行父命的?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被主喜悦的呢?

真遵守并敬拜祂的

遵守主话语的人一定是蒙福的,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如何才能保持一直遵守主话语的这样一个状态。所谓真正的遵守主的话语,不是仅仅口头上说“我愿意”、“我遵守”,而是从内而外,信行合一,不折不扣地听从和遵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和诚实,用自己对话语的完全遵行,这才是真正地敬拜主,也才是真正地尊主为大。

当然,在遵守主话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的引诱和难处,所遇的试探会很大。正如主耶稣遇到的试探一般,当人亲近主的时候,魔鬼撒旦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会不断地吸引人远离主,从而落入罪恶之中。但只要我们有靠主得胜的经历,日后便找到了秘诀。

现在悔改也不晚

不论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属灵光景,哪怕此时此刻悔改归正也不算晚。或许我们以前对信仰不是很有兴趣,对耶稣也没有什么认识,甚至还有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但只要调转自己的脚步,不再向过去那般就可以。不论是圣经中还是现实中,浪子回头的故事不在少数,天上的使者也喜爱看到这样的景象,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生命比一切都重要,主希望看到的是“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成沉沦”。

不要硬着颈项

要学会彻底回转,而不是刚硬到底。这些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们就是如此,即使主耶稣给了各样的机会,他们也仍然是不珍惜。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最正确的,而耶稣就是那最应该被钉在十字架的,他根本就不是预言中的那位弥赛亚,也不是什么救主,这一切只不过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罢了。他就是拿撒勒的一个穷木匠,是常说僭忘的话人罢了。

正如保罗所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对不愿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来说,福音是愚拙的道理,是不可相信的,甚至是欺哄人的;但对认识耶稣是救主的人来说,福音就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也必能救一切相信的。

要学会真正地遵守主的命令,不仅是口头上听从,更是行动上地遵从。只有真正地放下自己,顺从主话,这才能算为主真正的儿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