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最大的传教士郭实猎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6 14:01:33
分享与播放

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不同,他们由于身处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其历史评价始终存在不少争议。而这其中尤以郭实猎(也有郭实腊、郭士立等等名字,但他的中文签名为“郭实猎”,此为其真名)最为突出。他既是传教士、报人、汉学家,同时也有间谍、鸦片贩子、福音骗子等等称号。

郭实猎1803年生于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其家庭信奉极端的敬虔主义,而郭实猎也由于年少时母亲过世,由后母养育,而存在一定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为人处世上,喜欢走极端,这也是其争议的重要因素。

1826年,郭实猎被荷兰传道会派往巴达维亚,在此他认识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跟他学习了闽南语以及其他中国文化,并对来华宣教充满了兴趣。后来他前往暹罗(泰国)福传,服务于当地华人,并医治他们的疾病,参与禁止鸦片。

可是由于郭实猎在信仰上非常狂热,行事喜欢走极端。虽然他对鸦片贸易持批判立场,可为了深入中国福传,不惜与英国鸦片商人勾结,乘坐他们的鸦片走私船进入中国沿海宣教。

他先后三次在中国沿海航行,途径广州、厦门、宁波、威海、天津、锦州等地,为沿海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救助并散发传教手册。可同时也进行对沿海的侦察,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情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对华态度。

尤其是1832年郭实猎跟随东印度公司的“阿美士德勋爵号”北上,获取了中国沿海不少情报,尤其是为后来五口通商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学者顾长声指出:“他至少在中国沿海……侦察10次以上,向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以及在澳门、广州的英美走私鸦片的大商人报告侦察结果,接受大鸦片商的巨款。”

结束三次充满争议的沿海航行后,郭实猎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份报刊,除了关于福传信息外,还包括不少西方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当时国人了解世界的一面窗户。魏源的名著《海国图志》就有不少内容参考这份期刊。而马克思在了解晚清中国时,也有不少信息是从郭实猎的书籍、文章获得的。马恩著作中的“居茨拉夫”就是郭实猎。

除了办报,郭实猎还在澳门开设了一所学校,让一些贫困的国人得以入学。而其中就包括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的容闳。郭实猎在中西文明互鉴上,是有一些贡献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郭实猎担任了英军的随军翻译,并在舟山担任过英国殖民者的地方官。这是郭实腊人生中又一大严重争议事件,尽管他在任上也有造福当地百姓的善举,可作为侵略者的身份是无法洗白的。

战争结束后,郭实猎创立了福汉会,旨在向客家人福传。这一组织为福音在广东等地传播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因为郭实猎的某些浮夸做法,而充满争议。1851年郭实猎安息,走完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从中国主权利益看,郭实猎虽然是带着福传目的进入沿海的,可他勾结鸦片贩子,又有明显的间谍之举,这是其无法洗白的罪恶。就像他的亲密同工传教士麦都思对此都进行了严厉的谴责,认为乘坐鸦片船福传是不正义的。此外,他的一些神学立场,也遭到了不少来华传教士的批判,认为其过于极端,在信仰上有偏差。

可郭实猎同时也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比如他创办报纸,开设学校,都对后来中外有识之士所借鉴、参考,他成为当时文明互鉴的搭建者之一。而他所创立的本土化宣教方式,又被后来的巴色会甚至内地会所继承,这是其在福传上值得肯定的。

总之郭实猎就是一个性格存在缺陷,行事好走极端的人。再加上当时中西方复杂的关系,导致他的很多做法充满了争议。他既是一位损害中国利益的恶棍,也是一位促进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既有虔诚的信仰,可同时也存在许多偏差。因此郭实猎肯定是传教士群体中,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延伸阅读:《郭实猎与“开放中国”》

本书从新发现的莱顿大学特藏、圣公会档案、荷兰传道会档案等文献入手,以英、德、荷、汉等多语种文献互勘,力图重新勾勒郭实猎的历史形象,进而揭示他在“开放中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作用和实践层面的影响。

《郭实猎旅行记》

本书记述郭实猎于1831年、1832年、1833年沿中国海岸的三次航行日志,附暹罗、朝鲜以及琉球介绍。本书对于了解近代中国沿海与南洋地区各国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稀缺史料,涉及文学、传教、中国居民、缅甸奴隶、马来人、国际贸易等内容。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