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己”的坟墓中出来——安息日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 叶岚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9 10:28:05
分享与播放

受难周期间,很多教堂会安排特别的晨更聚会,每一天按照不同的主题带领信徒展开默想,以此纪念主耶稣的受难,预备迎接主的复活。其中,从周一到周六,周四的团契日、周五的受难日可以说是相对隆重的,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六的安息日好像是相对平静的一天,因此也被很多人忽略。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因此带着有点好奇的心在周六早晨这一天走进合肥的一所教堂,期待讲员会带领大家默想些什么?结果,牧者这场以《耶稣在坟墓里安眠》引起许多触动和深思。

这篇分享围绕约翰福音19章38节到42节展开。这段经文主要讲了耶稣的安葬,亚利马太人约瑟和尼哥底母两个人要了耶稣的身体,并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过好了,将其安放在一座新坟墓中。

主讲人首先指出,这说明了基督耶稣的确有进入死亡的经历,历史上有些异端邪教说耶稣没有死,只是昏过去了,后来又活了,而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耶稣的确经历了死亡,耶稣的死和复活是最大的神迹。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找不到耶稣的一根骨头。

“为何大公教会要特别设立耶稣的安息日?这一切不是他需要,而是我们需要。”主讲人指出,耶稣代表我们上十字架,代表我们受死,也代表我们进入坟墓,更重要的是,也代表我们复活了。因此救恩的生命和功效一定会显出来,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成了。

主讲人指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一共6个小时就死了,是历史上在十字架上死的最快的,因为他经历了很多痛苦和折磨,而一般人在十字架上直到死去是两到三天。而主耶稣这个暂时是尸体的身体一定要好好处理,所以神感动两个爱他的人来取耶稣的身体进行安葬。

这两个人,一个是尼哥底母,他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这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香料,耶稣一生一无所有,确实整个世界的王,他把自己给了我们。从今以后,是耶稣作王的时代,撒但罪的权势已经彻底失败。而父爱子,也为耶稣预备好了,不管是香料还是空坟墓。

另一个人是亚利马太人约瑟,这个人在圣经记录里只出现了一次,据说后面被赶出会堂,为主受了很多苦难。主讲人以此劝勉大家,从来不缺爱主的人,我们需要好好预备自己,在主需要的时候,是否可以全部拿出来。

耶稣进入坟墓,是代表我们,他讲过一粒麦子的比喻,他就像那一粒麦子,埋在坟墓里,就像那一粒麦子被埋在黑暗里一样。我们也需要像麦子落在地里,让主打破我们外面的壳,突破牢笼,从“己”的坟墓中被释放出来,得到真正的自由。

主讲人指出,我们做很多事情时,需要思考一下,是出于自己,还是出于神的感动?因为上帝乐于向我们启示自己。我们不能只有热心,就像当初的彼得一样。我们的“己”是最靠不住的,为主死也愿意,真的吗?除非是从神来的,为主献上自己,死去自己,这是圣灵的工作,不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要甘愿让自己的‘己’被深深埋葬,让耶稣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不然只能是一个形式的基督徒。”

耶稣的十字架和复活,这一切我们都要真实的经历,不能停留在宣告,而是要进入实践。“埋葬‘己’是痛苦的,但主一定会把更荣美的生命建造在我们身上。”

主讲人进一步解释了什么叫做舍己,复活一定是有死才有复活,复活的前奏是死。我们愿意和耶稣同死,却不愿意经历死,那舍己只能是一个概念,这些都需要进入我们里面,我们和主才能有真实的关系。“主应许永远与我们同在,我们心里的眼睛一看见主,就得着信心,不能只在自己脑子里打转。”

主讲人劝勉道,寻求主不是高深的学问,而是实打实帮助我们和主建立真实的关系。很多弟兄姐妹经历很多苦难,有很多悲伤,她也很难过,为弟兄姐妹祷告的时候却得到一个感动,停住悲伤,想念三分钟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们因为太悲伤被限制在老我里面。能不能像那些在旷野被蛇咬的人去仰望铜蛇一样先去仰望主。我们能不能望主?”当我们望主的时候,主会把信心一点点放在我们里面。她劝勉弟兄姐妹平时就要操练,如何从在环境中的悲伤转向主里面的盼望。

这一天,耶稣的身体在坟墓里面,息了一切的劳苦,得到了彻底的安息。而坟墓外的人却一刻不得安息,祭司长去找彼拉多要兵丁看守坟墓,不管是祭司长、兵丁还是彼拉多都没有安息,如果人不在耶稣基督里,就没有安息。

而耶稣的神性则来到阴间,与撒但争战,主必胜,因为罪是阴间拘留他的权柄,但我们的主他没有犯罪。“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诗篇中的这句经文是主真实的经历。

主讲人劝勉大家,信仰不能只是头脑里的,而是要用信心真实地进入那个经历。在想发血气的时候,要想说我的旧我和主一起死了,所以让我的血气死掉,不断在生活中操练向着己死,向着神活。最后,耶稣得着荣耀的身体,这个身体可以飞升到父神的身边。但我们身上有“己”,就不能见神,因为神对于罪只能背过身,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所以,我们要不断在祷告中操练,在生活中操练,如何在基督里享受真正的安息。我们的老我永远不是在外面,牢笼不是在外面,坟墓不是在外面,我们都要从自己的坟墓出来,因为主耶稣已经复活了。

“因为他已经为我们死,主不要我们自己死,也不要我们自己活,而是要主在我们里面活。我们要甘愿把我们的‘己’带到十字架那里,和主经历同死同复活。”

最后,主讲人提出两点,“你享受安息了吗?怎样享安息?”“耶稣的受死,埋葬带给我们什么启发?我们愿与主同死,同埋葬吗?怎样操练在生活中舍己,过得胜的生活?”鼓励大家围绕这两点开始操练将眼光转向主,在生活中建立和主真实的关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上海一名信徒。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