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姊妹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难题。她和儿子谈到信仰的问题,说:“妈妈是有信仰的,以后你的有些职业说不定会受到妈妈信仰的影响,有可能影响你的一些就业,比如当兵、考公之类。但现在我也不确定,只能说有可能。”这位姊妹是某教会的一位负责人,所以她说了这样的话。
儿子听后明显很不高兴,随即和母亲了发生了争执,他还对母亲说:“那你就做一个普通的信徒就行了,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事呢?有什么好处呢?还有可能影响我以后前途,这对我不也是不负责任吗?”
姊妹是亲身经历过神的恩典的,以前被主医治,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信仰和侍奉。儿子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母亲据理力争,双方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姊妹和我交通时感慨,自己真的经历到经上的内容:“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6)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呢?
价值观的冲突
姊妹确实经历了经上的话,这是经上的预言。但根本原因还是亲子间不同价值观的根本性冲突。家人与我们相处的时间是很长的,可谓朝夕相伴,若是我们之间的价值观不同,一个是信主的,另一个是不信主的,越是常在一起的人就越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
就像这位姊妹和她的儿子,母亲因着信仰,将侍奉神、遵行真理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愿意为此付上代价;而儿子则更看重现实的利益,比如前途、发展等,当母亲的信仰实践,可能触及他对未来的规划时,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当我们站在双方的立场来看,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是价值观不同。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并非简单的意见不合,而是对生命意义、生活重心以及是非对错的根本看法不同,就像两条平行线,很难在同一轨道上达成共识,久而久之,日常的点滴相处都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是主所赐功课,要持守
每个人的信仰之路都有不同的操练,对于这位姊妹来说,或许儿子的反对就是她需要背负的“十字架”。这十字架看似沉重,其中却蕴含着属天的智慧与恩典,让她在看似无解的困境中学会仰望,在不被理解的孤独中更深地依靠。这份操练并非要她强行改变儿子的想法,而是让她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以温柔忍耐的心活出信仰的见证,用生命的馨香去感染身边的人。就像经上所说,我们不是凭着血气争战,乃是靠着那加给我们力量的,在每一个看似艰难的时刻,持守那份从主而来的平安与盼望,相信时间会成为信仰最好的见证,也相信主的爱能融化一切坚冰,让不同的生命轨迹在祂的旨意中找到和谐的可能。
美好恩典的获得也是要付出的
我们不得不提到,天国是努力的人进入的。想要获得从神而来的美好恩典,不是我们空有一颗渴望的心就能轻易得到,而是需要我们付出实际的努力去追寻、去践行。这份努力,可能是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坚持而不是退缩,是遭遇诱惑时选择坚守原则而不是妥协,是为他人付出时选择舍己而不是自私。就像是农民种地的时候,单单只想有好的收成,可在播种的时候一会儿怕晒,一会儿又怕除草的辛苦,这样怎么能有好收成呢?
属灵的恩典亦是如此,它不会凭空降临到懒惰人的手中,而是要赐给那些愿意为主的道付上代价、用心经营生命的人。每一次顺服真理的抉择,每一次为爱牺牲的行动,每一次在软弱中依然选择仰望的信心,都是我们向着天国努力的印记,也是我们领受恩典的必经之路。
对于这位姊妹来说,我们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她的家事。但我们相信一点,只要我们顺服主的原则和旨意,上帝必定会赐下莫大的福分。看起来有些路可能没有了,但上帝总会在看似的绝境中为我们开辟新的道路。就如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来到红海,前有波涛汹涌的大海,后有法老追兵的逼迫,看似走投无路,但当摩西举起杖,耶和华便使海水分开,让百姓行走干地。我们生命中那些看似断绝的路,或许正是上帝要彰显祂大能的地方,只要我们不偏离祂的教导,不失去对他的信靠,那些暂时的失去和艰难,终将成为上帝带领我们进入更丰盛祝福的台阶。每一次放下自己的固执,选择按主的心意前行,哪怕眼前一片迷茫,也必能在信心中看见祂为我们预备的美好,因为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也远远胜过我们所能设想的一切。
要坚定地仰望主,顺服祂的旨意并勇敢地迈出跟随的脚步。这份顺服并非消极的妥协,而是对造物主全然的信靠,相信祂的智慧远超我们的局限,祂的安排必然带着永恒的美意。我们在追寻恩典的道路上,也难免会遇到舍弃的阵痛、等候的煎熬,或是面对不被理解的孤独,但这些付出并非徒然,它们如同经过火炼的精金,让我们的信心更加纯粹,也让我们更能体会恩典降临那一刻的甘甜与珍贵。每一次为遵行主旨意而放下的个人私欲,每一次在艰难中依然选择信靠的坚持,都是在为美好的恩典积蓄力量,因为主所应许的,必然成就,只是的祂时间和方式,需要我们用信心去等候和接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