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会里几位主要同工发生矛盾,形成两帮人,互不相让,还彼此争斗。哪怕是相关部门领导和牧师到教会处理问题,也没有一方表示会退让一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不仅如此,双方还表示都掌握了对方的“犯错证据”,只要拿出来就可以立刻令对方待不下去,但也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构不成任何违法、违背信仰或违规的成分。还有人表示要继续往上反映,直到对方垮台。
就是这样互不相让与持续的攻击,对教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往日的复兴不再,各类事工也逐渐凋零。
听到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伤心,原来火热的教会现在竟然会这样。在二十多年前,该教会在附近也是非常复兴的。同工的争斗确实给教会和信徒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一、会使教会分崩离析
教会已分裂为泾渭分明的两派。即便是起初不愿站队的信徒,也在双方有意的引导下,被卷入其中,被迫做出选择。一些不知情的信徒也纷纷“站队”,他们被人告知了许多经过添油加醋的“内幕消息”,这些消息往往片面地放大了某一方的“错误”,而对另一方的行为进行美化。信徒之间原本和睦的关系变得紧张,曾经一起敬拜、团契的弟兄姐妹,如今见面要么形同陌路,要么言语间充满戒备与敌意。主日聚会时,座位也不自觉地按照派别分开,原本合一的敬拜氛围被无形的隔阂打破。一些信徒因不愿卷入纷争而选择离开教会,导致教会人数逐渐减少,原本充满活力的教会变得死气沉沉。大家口中唱着合一的诗歌,然而何谈心灵的合一?那隔阂,从心灵直至座位,清晰可见。
二、会使圣工无法开展,或者成为形式
回想教会尚未出现矛盾的时候,各方面的事工都开展得相当不错。不论是崇拜的侍奉人员,教诗的、主持的、诗班的,又或者是探访的、打扫卫生的同工,都一应俱全。可现在闹矛盾,同工之间不和睦,曾经配合默契的侍奉团队变得松散,有人因派别分歧拒绝与“对立阵营”的同工协作,原本流畅的崇拜流程时常出现断层。
探访事工因彼此的戒备心难以推进,需要关怀的信徒得不到及时帮助;卫生打扫的安排也因人员抵触变得混乱,本应洁净的圣殿变得落满灰尘,教会环境的整洁度大不如前。教诗的同工在选歌时会刻意避开对方阵营喜爱的曲目,诗班成员因矛盾无法专注排练,歌声也失去了往日的和谐与敬虔。
各项圣工不是陷入停滞,就是在勉强的配合中流于表面。这使其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和果效。曾经用心经营的侍奉热忱被纷争消磨殆尽,只剩下按部就班的敷衍。
三、会使羊群四散
教会原先正常有两百多人聚会,可因为矛盾,现在正常来的也只有七八十人。由于附近也有其他离得不是很远的教会,大家不愿意继续留在这样充满矛盾、不能提供一个合适且和睦的敬拜环境的教会。
信徒们带着对属灵喂养的渴望来到教会,却常常被同工间的紧张气氛和公开的分歧所困扰。原本应是心灵栖息之所的教会,逐渐变成了让人却步的纷争之地。这也使得教会越来越走向衰败,有人作出这样的评价:“只要教会这样继续闹下去,人数还会继续减少。”
结语
教会的同工不仅要有和睦的关系,还要有合一的侍奉。不论我们在什么样的教会,城市教会也好,农村教会也罢,即便有再多的同工、再大的恩赐,也都要以合而为一的心志彼此配搭,放下个人的意见与得失,将焦点回归到共同的使命上。若同工之间各持己见、彼此拆台,即便拥有再好的资源和平台,圣工也难以深入推进,反而会因内耗让神的名受亏损,让寻求真理的人失望离开。真正的侍奉力量,不在于人数的多少或恩赐的大小,而在于众人能否像肢体一样相互联络、彼此扶持,以谦卑的心态聆听对方的声音,以包容的胸怀接纳不同的观点,最终在真理的根基上达成共识,让每一项圣工都能彰显基督的爱与和平,使圣工在合一的见证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