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操练“圣洁的手艺”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05 09:36:52
分享与播放
职场

我们常常会听到“手艺”这个词。一说起某人有“好手艺”,我们通常会想到木匠灵巧地刨平木头,厨师娴熟地颠着炒锅,或者裁缝精准地缝制衣裳。但“手艺”的内涵其实广阔得多。它不仅仅指那些传统的、有形的技艺。当我们夸赞“某人做饭的手艺不错”时,我们本质上是在称赞他将食材转化为美味的能力,这其中包含了经验、专注和爱。推而广之,任何需要我们用心、用双手去投入,去完成的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手艺”。无论是处理一份复杂的报表,撰写一份报告,还是耐心地安抚一个哭闹的孩子,这些工作都要求我们全人的投入,都在操练着某种特定的“手艺”。

而作为信仰者,我们或许未曾意识到,我们在日复一日中所操练的这些各样“手艺”,正是我们回应并活出神所赋予神的使命(missio Dei)的具体方式。神的使命并非一个遥远、抽象的概念,它就编织在我们生活的经纬之中,在我们双手所及之处的每一个平凡瞬间里。

被祝福与被差遣

每当我们聚集敬拜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唱诗、祷告和听道,我们是在重演一个关于我们身份的核心事实:我们是一群“被祝福”并且“被差遣”的人。我们从神的同在与话语中领受恩典与力量(被祝福),然后被送入世界,去成为祂恩典的见证(被差遣)。

有时,这个关于“神的使命”的宏大异象,会清晰地写在我们教会的宣言或个人的使命陈述里。但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劳作中,这个异象很容易变得模糊,甚至被我们遗忘。我们作为“被祝福、被差遣之人”的身份,必须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点滴中被活出来:在我们开会、查邮件、给孩子做饭、或者田里除草的时候。

一家机构领导,他的工作听起来很有意义,能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当你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时,他会幽默而谦卑地笑着说:“要是你问我孩子,他们会告诉你,我爸就是个整天查邮件、开会的人。”他的话点醒了我。没错,这个宏大的“国度异象”,要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枯燥的日常细节中被实践出来。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为,神只看重我们工作中那些光鲜、有意义、能带来成就感的部分。至于那些枯燥的文书、疲惫的通勤、不得不做的家务,我们则视之为无奈的负担,是信仰生活之外的“杂音”。

但改革家马丁·路德曾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神自己要通过那个被呼召去挤奶的人来挤奶。”这启示我们,神乐意使用我们作为祂的器皿,即便在最普通的工作中彰显祂的供应与看顾。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我是否可以大胆地问:神能否透过我来回邮件?能否透过我来平衡家庭预算、叠洗好的衣服?能否透过我来填写那些繁琐的行政表格?神真的关心这些琐事吗?答案是肯定的。祂关心,因为这些事构成了我们真实的生活,而这些生活正是祂要救赎和圣化的领域。

在具体位置遇见神

历史上,清教徒群体对“工作与呼召”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思考。他们提出了一个极有帮助的概念,后来被尤金·毕德生精辟地总结为“呼召的圣洁”(vocational holiness)。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我们被神成圣、分别为圣,并非发生在某种脱离现实的、抽象的“属灵真空”里,而是在我们具体的呼召与职位之中。基督徒的圣洁,不是一种飘在空中的“属灵好人”状态,而是深深扎根于我们真实的生活和身份里。它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是在我们特定的工作与位置上被磨练出来的。

我们不能“抽象地”成为一个圣洁的人。我们只能成为一个“圣洁的铁匠”,一个“圣洁的母亲”,一个“圣洁的医生”。圣洁,是在铁匠铺的炉火与锤打中,在厨房的油烟与洗涮中,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在电脑屏幕的代码里,被一点点塑造出来的。我们在各自的职业与位置上,寻求并遇见神。

因此,每一种工作都是一种“手艺”,需要我们长年累月地练习与打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身品格的成圣,也是为了服侍他人,造福群体。当我们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精进自己的“手艺”时,我们自己也在其中被磨炼、被塑造,更像基督。

我们的任务,不是要绞尽脑汁地“把神带进工作里”,仿佛神是工作场所的访客。相反,我们要在工作中发现神已经在那里,并主动加入祂正在进行的作为。祂在维持着这个世界的运转,祂在通过我们的双手供应他人的需要,祂在借着我们诚实的劳动建立信任与社区。

因此,“圣洁”本身也像是一种需要操练的手艺,它不是一座等待攀登的抽象高峰,而是一种质朴的、贯穿于每日生活实践的智慧与爱的功夫。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具体生活中,学习“圣洁的手艺”。

现代工作的挑战与微光

作为被教会差遣进入世界、参与神使命的信徒,我们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学习在现代的工作形式中,去体现和实践圣洁。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被呼召离开现代社会,去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相反,我们要在当下的世界里,学习并操练那些能让我们“好好工作、并借工作去爱邻舍”的手艺与习惯。这个“邻舍”,可能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也可能是坐在地球另一端电脑前的陌生人。

我曾被许多“把现代工作做好的人”祝福与帮助过——那位耐心高效的客服人员,那位专业严谨的医生,那位准时可靠的快递员。他们通过各自的职业和专业能力,实实在在地服事了我这个“邻舍”。这种服事,正如提摩太·凯勒所称,是一种“专业能力的事奉”。

于我个人而言,琐碎的教会服侍、文字服侍,让人感觉自己始终有处理不完的事。但探访、接待、采访、写文章、回邮件,管理我的日程,培养工作中的责任与自律,这些微小的服侍,也是一项“圣洁的手艺”。我个人成圣的一部分,也是这个世界被神修复的一部分,就体现在我学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个过程之中。

我们渴望为神的国度做“大事”,但我们也必须学习在眼前的小事中活出它。维真神学院的市场神学教授保罗·史蒂文斯(Paul Stevens)曾写到,我们并非历史洪流中的巨浪,而是借着神的恩典,成为“希望的微光”。我们在敬拜中得喂养,被祝福,然后被差遣出去,进入家庭、社区、办公室和网络空间,成为这些“希望的微光”。我们是神宏大异象与使命的一部分——祂要救赎万有——而我们参与其中的方式,就是在每日的呼召中忠实地活出信仰,一小时、一任务地践行。

我们被祝福,也被差遣,进入那些真实构成我们人生的、平凡却神圣的时光之中。正是在这里,在操练每一项生活与工作的“手艺”时,我们与那位正在工作的神相遇,并加入祂修复世界的伟大使命。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