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93阅兵”之后,大家对军队的讨论也多了起来。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姊妹的缘故,对阅兵仪式中的女兵感觉格外亲切,也就多关注了一些。在观看完阅兵仪式后,我又特意搜索了一些关于女兵的报道,她们确实非常不容易。正如有网友引用毛主席的一首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也让我产生诸多思考。随着社会的变化,今日的女性不再只是花瓶,或者只是生孩子的工具,而是真正实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一、男女平等
从上帝的创造角度来看,男和女本就是平等的。既没有男比女更尊贵一说,也没有女比男更优秀一说。在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中,性别平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无论是法律的制定还是社会文化的进步,都在努力消除性别歧视,提倡男女平等。教育、职场、家庭等各个领域都在见证着这一转变。男女平等不仅关乎公正和道德,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通过教育和倡导,我们能够营造出一个更加包容和尊重个体差异的社会环境。
当然,也有人对男女的认识仍存在一些偏见,哪怕是在教会中,仍有很多人认为男人比女人更好。例如,在选择教会管理组成员的时候,哪怕有男有女、条件相当,但弟兄往往莫名就加了好多分。除非实在没有弟兄,这时候才会考虑姊妹。但我们要说,即便在阅兵仪式中,女军人也同样英姿飒爽。她们既能在国家盛典中肩负重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日常事工中给予姊妹平等的机会呢?
二、女性被造为“帮助者”
在圣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耶和华 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参创2:18)请留意“帮助”这个词,这并不是无奈之举,更没有任何敷衍的意思,而是确实为了帮助丈夫亚当。这至少说明,在某些事情上,夏娃确实可以给亚当以具体的帮助。夏娃的创造,是上帝对亚当孤独状态的回应。她不仅在情感上给予亚当慰藉,更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她与亚当共同承担起管理伊甸园的责任,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决策。
三、姊妹在教会中的重要作用
从教会的现状看,姊妹在当今的教会中确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在圣职人员中,姊妹也占据很大的比例。不但如此,在教会的义工队伍中,比如后勤卫生、诗班等,姊妹仍然占据大多数。在教会的日常运营和活动中,姊妹们以其特有的细心和耐心,为教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们在教会圣工、关怀弱势群体等方面,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力量。此外,姊妹们在教会的决策层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的智慧和见解为教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教会的未来,无疑需要更多姊妹的参与和奉献,她们的加入将使教会更加充满活力和包容性。
四、要学会相互协作
夏娃的出现,象征着伙伴关系的开始,预示着人类社会中男女合作、互补的必要性。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伙伴关系不断演变,但其核心——相互支持与合作——始终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我们既不是主张男权主义,也不是高举女权主义,男性和女性都是同样重要的。教会的群体有特殊的构成,既有男,也有女。不但如此,甚至还包含了各个年龄和不同特点的男女。在这样的特殊构成中,必须也要有多样性的侍奉群体,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好教会的各样圣工。
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姊妹在教会和信仰中的地位,既不要过度抬高,也不要随意轻视。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份平常,恰恰反映出我们已有清醒而端正的认识。若我们仍对姊妹担任重要职责感到惊讶,那就表明,在我们内心深处,仍然潜藏着“她们不应当拥有这样的地位”的偏见。但不要忘记,从上帝创造的本意来看,男女同出于神,祂既从未将我们分别对待,我们又何须自分高下、区别对待呢?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