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义工传道(姊妹)问:“有人说我是站讲台的,不能染发,你怎么看?”
关于染发的问题,在基层教会中时常引发讨论,在诗班的姊妹中比较常见,现在的很多姊妹比较爱美,条件也允许了,自然就会想着烫头发或染头发。而染发和烫发,在不同的教会要求是不一样的。我见过一些城市教会的牧者也有烫发的,一些诗班的姊妹也有染发的。当然,因为圣经没有明确记载究竟能否烫发、染发,自然也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小题大做。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圣经中虽没有提到关于是否可以染发这类具体事项,但也给出了原则,告诉我们凡事都可以做,但总不能叫人因此跌倒。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比方说,有些地方的人们思想比较开放,染发仅被视为一种普通装扮行为,大家习以为常,这纯粹被看作追求美的方式,与“素质”或“品行”无涉,因此自然不构成原则问题。
但也有地方比较保守,在那里,除非老年人将白发染成黑发,若是染成其他颜色,如红色、黄色、银灰色、绿色等,都被视为“不正经”的表现。若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染发,虽然不涉及法律和信仰原则,但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自然也不利于我们日后开展圣工。
就像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提到的,食物若叫弟兄跌倒,我就宁愿不吃,免得给弟兄放了绊脚石。我们在选择是否染发时,也当存着这样的心,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更要顾念身边人的感受,尤其是那些信心软弱或对这类事情敏感的肢体。如果因为我们的发型让别人对信仰产生误解,或是让初信的弟兄姊妹感到困惑,觉得基督徒也可以随意追求世俗的潮流而不顾及见证,那这样的“自由”就失去了爱的根基。毕竟,我们行事为人,最终的目的是荣耀神,并叫周围的人因我们的好行为归荣耀给父神,而不是因为个人的选择让福音的见证受到亏损。所以,与其纠结于“能不能”,不如更多思考“合不合宜”,是否能造就人,是否能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成为光和盐,用生命的见证吸引更多人认识那位爱我们的主。
因此,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不是“能不能”,而是“合不合宜”。通常,教会并无成文规定明确将染发视为信仰禁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凭着个人喜好随意而行。我们需要仔细审视自己内心的动机,是单纯为了追求外在的美观,还是希望通过得体的形象更好地融入人群,以便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分享信仰的美好。
我们神学院的一位老师曾分享过这样一个例子:香港有一位牧师,为了向常去酒吧和夜店的人群传福音,就主动融入他们的文化。他不仅穿上破洞牛仔裤,还把头发染了,以此和他们建立关系、结交朋友,进而一步步引领他们归主。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传播主的福音、拯救更多的灵魂。
因此,我们要留意周围人的接受程度。比如在一些相对传统的教会群体或与年长的信徒相处时,过于夸张或标新立异的发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甚至产生距离感;而在与年轻一代或非信徒交流时,过于保守刻板的形象也可能让他们觉得信仰与生活脱节,难以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信仰本质的同时,学会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场合中,以智慧和爱心做出恰当的选择,让我们的外在表现能够成为内在生命的自然流露,既不刻意迎合世俗的低俗潮流,也不因固守形式而失去见证的温度,始终以造就他人、荣耀神为行事的准则。
前述这位姊妹还是一位义工传道,这就要求她在行为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若是遇到一些保守的弟兄姊妹,难免会因为我们染的黄发、红发议论纷纷,那时大家的注意力一定不会集中在我们所传讲的道上,只会停留在对我们头发颜色的讨论上。
要选择最合宜的方式,在各样的言行上做众人的榜样,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