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旷野依靠神——从以色列之行说起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27 10:03:45
分享与播放
以色列人在旷野

我去过西北的沙漠,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我熟悉沙漠的美丽,也尝过它的严酷。我爱沙漠,不过,几年前,去以色列之后,我对沙漠有了全新的体会。那次旅行,我们同行的人一起参加了一个小规模的行程。带领我们的是一位弥赛亚犹太弟兄。他远不只是导游,而是真心希望我们在旅程里能看见上帝的信实。结果我们真的经历到了。

不是每天都有机会走到马萨大古城遗址,还能听见导游说:“我小时候,学校组织来发掘这里,我亲手搬过你们眼前的这些石头。”又或者,指着发现死海古卷的山洞,说:“当年我在以色列军队服役,有一夜冲突,我们就躲在那个洞里。”我们还特别安排时间在旷野里骑骆驼、住帐篷。我切身感受到犹太旷野,那片曾经承载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的地方,心中充满惊叹。

大卫在《诗篇》63:1 里这样形容沙漠:“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沙漠确实是干旱无水之地。最难的是,它并不像季节会转换,你不能盼着春天很快就来。生活中,对我们中一些人来说,当下的旅程就像是无止境的渴望、无止境的口渴、无止境的需要,就像在旷野中徘徊。

在旧约中,我们读到以色列人因为不信、不顺服,即便经历了神带他们出埃及,还是在旷野走了四十年。有些旷野是悖逆导致的(像以色列人的经历),但很多时候,我们落入荒凉干渴之地是意料之外的。对一些人来说,那是慢性病的煎熬,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争战,是生命中像沙漠一样无绿洲的处境。对另一些人来说,那是属灵的枯干,一个你巴不得不存在的荒地。那里充满试探,使人怀疑、恐惧;那是一片荒凉,不是自由和丰盛,而是缺乏和失落。

以色列人深知旷野的滋味。圣经记载的是一幅上帝心意的图画,给所有在等待和漂泊中的人看。旷野本应只是通往应许之地的一小段路,但四十年之后,它成了神供应和拯救的见证。祂的性情在旷野里一再显明,提醒那些自恃又疑惑的人:既然神在过去信实,就必照祂的应许行在将来。

为什么要有旷野?

你有没有想过,上帝在旷野真正要的是什么?别忘了,四十年的漂流发生在红海分开之后。以色列人已经亲眼看过不可能之事:海水在两边竖起,神开出一条路,让他们安全渡过,敌人追不上。他们看过一次又一次的神迹,且蒙应许要进入流奶与蜜之地,他们已准备好接受祝福。然而,当时机看似到了,却还是没有进入应许之地,没有安居。

为什么要有旷野?为什么不直接进应许之地?因为神要的是他们的心。祂要他们的信靠、他们的信念、他们的顺服。旷野对神的子民来说,成了有目的的地方。你还记得神怎样在旷野中供应他们吗?即便他们抱怨连连,祂还是赐下吗哪和鹌鹑,给他们水喝,赐下保护和引导。但这些供应是为了引他们依靠,叫他们看见祂的同在,让他们学会更深信靠神,而不是依赖自己的资源。

以色列人一心想快点抵达目的地,但神却要他们的心归向祂。《出埃及记》6:7 说:“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

神在旷野中每一次的供应,都是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祂手中是稳妥的。只要放下自给自足,单单信靠祂就是祂所说的那一位,祂必成就祂的话。信靠带来顺服,因为他们信神过于信自己的道路。说实话,我常觉得以色列人真不懂事,神已做了这么多,他们还不信、不顺服,还在埋怨。但一想到自己在旷野里的反应,就沉默了。我常常忘记神的信实,立刻评估眼前的处境,下结论说:这下我熬不过去了。说句公道话,要放下“靠自己努力就能到达目的地”的观念确实不容易。旷野教会我们一些平日里学不到的事。

在旷野里,神与我们相遇

神让我们在旷野里尝到干渴与绝望,好叫我们奔向祂所赐的绿洲。我们渴望祂的供应,渴望祝福带来的舒缓,却不愿意经过旷野,那正是教我们认识自己多么需要祂的地方。神允许我们在旷野里感到荒凉与绝望,好叫我们奔向祂的绿洲与供应。

我们想要信靠,但不想经历把我们带到信靠之地的疑惑。我们想要看见神的供应,却不想面对暴露祂信实的缺乏。我们想要更大的信心,却不想走过铺满未知的道路。我们渴望拯救,却不想经过旷野。然而,神正是用旷野来吸引我们归向祂。

人之常情,我们巴不得立刻逃离旷野。那份没有盼望的工作、那种缺乏深厚友谊的孤单、那段属灵枯干的时期、那片破碎梦想与落空期待的荒原,我们只想喊:“让我离开这里!”可往往,痛苦并非来自旷野本身,而是旷野揭露了我们心里的问题:我们以为没有它们就无法快乐。换句话说,旷野让我们看见自己倚靠的安慰、偶像和假保障。

如果你的快乐建立在友谊和社交的热闹上,这突如其来的旷野就威胁了你的快乐。如果你把成就和工作当作满足,这严酷的旷野就让你感到失落和虚空。如果你靠他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段旷野就让你暴露、失去安全感。

焦虑、恐惧、绝望,都是自然的反应。但生活中优渥会揭示我们平时倚靠的一些偶像,它们在旷野里都不见了。当以色列人即将进入应许之地时,摩西曾把这个功课深深刻在他们心里:“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 8:3)摩西还警告他们,当“那大而可怕的旷野”(申 8:15)成为过去时,他们仍要谨慎:“你要谨慎,免得你忘记耶和华你的神……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申 8:11, 17)

旷野教给我们的,是人真的不能单靠食物而活。我们无法靠任何安逸、满足或地上的好处支撑生命。真正的供应,唯有从主而来。旷野或许不受欢迎,却绝非无意义。饥饿,引向真正的满足;绝望,引向依靠;旷野,引向神拯救的应许之地。在旷野里,神与我们相遇。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