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30 08:21:46
分享与播放

十月,东北的十月是一年四季中最令人企盼、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收获季节。与南方的秋季确实有些不同,是一个充满色彩的红十月。

当漫山红叶、

层林尽染的时候,

那是十月的秋;

当硕果累累、

成熟饱满的时候,

那是十月的秋;

当大雁南飞、

天高气爽的时候,

那是十月的秋;

当草木萧瑟、

菊花怒放的时候,

那是十月的秋;

当万民感恩收获时,

那是十月的秋。

我喜欢十月的秋,

是因为: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秋——是一个令人回忆的季节;

秋——是一个盘点收获的季节;

秋——是一个满怀喜悦的季节;

秋——是一个憧憬美好的季节;

秋——是一个成长拥有的季节;

秋——是一个寒霜冷静的季节;

秋——是一个明月如盘的季节;

秋——是一个既收割作物的季节,

更是“要为自己栽种公义,

就能收割慈爱”的季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我喜欢一个——

多彩的秋、丰满的秋、

宜人的秋、清爽的秋。

听啊,天使在呼喊:

“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

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

我期待有一个——

更加多彩十月的秋、更加丰满的秋、

更加宜人的秋、更加清爽的秋、

更加使人回味的秋、更加充满希望的秋、

更加充满喜悦的秋。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十月,是共和国的华诞。我所居住的城市大连,被誉为浪漫之都,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神佑的盛世长卷之中。当晨曦为星海广场镀上金色轮廓,整座城市便沉浸在节日特有的温暖底色里——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与烂漫绽放的秋菊交相辉映,将浪渤海明珠装点得既庄重又鲜活。滨海路上,偶遇踱步的梅花鹿眨着温润的眼眸,与游人共享这条贯通山海的风景廊道;暮色四合时,东港音乐喷泉随光影起舞,璀璨焰火在深蓝夜幕绽开朵朵繁花,人们举着手机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美好,笑声随着海风飘向远处粼粼波光。此刻的渤海湾正翻涌着历史的回响,光阴沉淀的厚重与新时代的蓬勃朝气,都在这座北方明珠身上激荡出最动人的时代乐章。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仲秋的东北,风刚染黄第一片柞树叶,教堂的喜乐便裹着丰收的气息传开 ——这是独属于这里的 “秋收感恩节”,也叫 “秋成感恩节”。如今它早已不是小范围的欢聚,而是东北各教会心心念念的 “大日子”,更被相关部门郑重记入册页,成了基督教界有 “名份”、有分量的重大庆典。从十月的第一缕秋风,到十一月的第一场轻霜,各教堂总循着当地的丰收节奏,把感恩的仪式办得热热闹闹:唱诗班的歌声会飘出教堂,绕着村口的老槐树转;圣台前的桌子会被堆得满满当当——红的苹果、黄的玉米、圆的南瓜,还有沉甸甸的米袋、食用油,有时甚至会摆上刚宰的羔羊、鲜捕的海鱼,每一样都是上帝的馈赠,每一样都藏着对真神上帝的感念。这哪是普通的节日?是 “基督教中国化” 扎下根的见证,是信仰与咱中国 “秋收报本” 的老传统撞出的火花,比国外的感恩节多了份咱自己的烟火气,多了份刻在骨子里的真诚,与国外的感恩节有着截然不同的本土特质。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每年此时,我为主所做的文字事工便排得满满当当:从十月初到十一月末,我总要背起行囊,带着相伴的单反相机与笔记本电脑,奔走在东北各地的教会间。有时教会的感恩节活动实在密集,难免有 “排不上号” 的情况,我便只能依照事先约定,一一做好报道记录,从今天开始即开始启程,求祂坚立我的脚踪。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当我穿行在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的山村,漫步在蓝天白云、碧波荡漾的渤海之滨,去往一座座教堂时,总能看见动人的景象:弟兄姊妹载歌载舞,圣台前整齐摆放着新鲜的果蔬、饱满的粮油,有时甚至有象征丰收的羊、鱼等献祭之物;大家在基督里分享欢歌笑语,每一个画面都温暖鲜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金秋十月,对北方来说,确实是一年中最富诗意、最见成果的季节。高粱红、谷子黄、棉花白、苹果香,田野像打翻的调色盘,处处洋溢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踏实与感恩。粮入仓、果上筐,农人的皱纹里都是笑;天高云淡、层林尽染,连风里带着松香与土甜。这光景,既是大地的馈赠,也是岁月对勤劳的盖章,更提醒咱们:所有曾被播种的善良、盼望与汗水,终会在属于自己的十月里酿成酒、化成诗。愿您也在这恩典满满的时节,把一路走来的故事一一细数,像把粒粒珍珠串成链,挂在胸前,暖在心上。

迎接这恩典无限的金秋十月。此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气候不冷不热,格外宜人。心头没有了酷暑的燥热,也没有了难耐的烦闷,只剩对造物主的满心感恩——感恩祂创造这般美好,让我能行走在这片丰收的热土上,沐浴在满满的恩典里,感受秋的馈赠,也感受信仰的温暖。

九月再见,十月你好!三一的真神上帝,我在这里,求你在十月继续差遣我!十月,我来了!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