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纵然有限,但在主里有盼望

作者: 爱之语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4 14:06:03
分享与播放

清明时节已过,每每这个时刻,人们那思念的心绪总是情不自禁,无须刻意,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场合。我们神的儿女也不例外,因为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尽管我们和世人的做法有分别,但思念已故亲人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只是我们靠着主,能将哀思寄托,充满盼望地去过每一天,并且知道我们有更美的家乡在天上。

有一天,我在家里料理家务,看到爱人带回来的花生米,想起母亲在世的点点滴滴。母亲一生虽未认识神,但她为儿女默默服侍的一切都印在了我的心上。母亲不是一个刚强的人,但做母亲让她变得坚强独立。她虽读书不多,却坚持自学,写出的钢笔字遒劲有力。她还买来报纸,如饥似渴地阅读,我们常常是她的受益者。幼小离家的她,缺乏好的教育条件,却阻挡不了她的求知欲,更让她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了负担,我们的求学路,没有她的支持,是无法成就的。

母亲年纪轻轻就去参加了工作,和下乡知青一起劳作,学会了很多劳动本领。记忆中,家里的饭菜都是母亲亲自料理,我们总是吃得特别香,直到上大学,每次放假回家,她做的饭仍是我们的期盼。母亲知道我肠胃不好,总是买来带壳的花生,一粒粒剥好,让我带去学校吃。

母亲虽未明确信主,但在家中我看到了别人分享的福音单张。并且她说我回老家她就信,她生病时我回去服侍她,为她读圣经她欣然接受,在重症监护室里我为她祷告。相信父神是眷顾母亲的,她走得很平静。

感恩,我蒙了天父的拣选,成为他的儿女。母亲故去,我已然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是神的怜悯和恩惠成就的。爱人带回的花生米和母亲手剥的一样香甜,神的恩典够用,神的爱永流不息。

和老家的父亲通了电话,老父亲年过七旬,刚在弟弟的帮助下,用上了微信语音通话。弟弟为父亲设置了头像,是父亲1968年当兵的样子,那年轻的模样,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每每和老父亲通话,除了聊日常生活,便是劝勉他依靠主仰望主,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福乐。他都能听进去。

我和弟弟虽然见面不多,但他因为身边的信主邻居,也知福音的好处,对我们也有亲近之感。无奈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明日方向无法测度,他一直在外漂泊,未将生命主权交托。婚姻事业也未着落,求神怜悯看顾。

神让我们顾念家中亲人,前段时间大姐孩子学校老师联系我,让和孩子谈话。大姐因为不信,再加上原生家庭和自己家庭破裂,自己一直在黑暗中无法走出,更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抑郁生病休学。我们虽是一母所生,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人生境遇也是天壤之别。曾经因着服侍分享福音给她,亦是刚硬不愿接受。愿神借着人生的失败唤回人心,出黑暗入光明。

每每去祷告会,为教会弟兄姊妹祷告,也为这些在患难中的家人祷告,求神怜悯人,用大能改变人心,救人脱离罪的权势,撒旦的网罗。

今年的清明,难得我们和老人在一起度过。虽然公公几次三番逼迫我信仰,感恩靠主没有和他争辩。尽管心中难过,常有失望之心,都经主的安慰,弟兄姊妹劝勉一次次的刚强。清明原本要返乡的公公选择留在这边过节。趁着放假,全家一起去踏青。在这追思的季节,处处都是新生,新芽吐露,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让人无不赞叹。神儿女更加感谢,感谢天父的创造,感恩那位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主耶稣。

周日老师分享,我们的天父,向敬畏他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我们是有福的,我们的孩子也是有福的,正像诗中所唱他是大洪水中的方舟,是大灾难中的逃城,是浪子和孤儿的家……人生纵然有限,但在主里有盼望,有今生和来世的应许。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苏州一名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