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牺牲的白俄将军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15 13:31:50
分享与播放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有一位外籍将军,他不但在两次淞沪抗战中表现优异,而且因为从事谍报工作而殉职。

他叫莫洛奇科夫斯基,是一位俄国哥萨克人。早年参加一战,后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加入高尔察克的白卫军。但他们最终失败,成为流亡中国的“白俄”(这些人基本是东正教徒)。

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张作霖及其下属张宗昌正在招兵买马,流亡的白俄来自战斗民族,生性彪悍,于是他们就被张宗昌看中,以高薪组建了1500人的白俄军团。而莫洛奇科夫斯基因其掌握军事技能,被任命为炮兵连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白俄雇佣兵首次上阵。莫洛奇科夫斯基等白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从山海关一路打到了长江流域。尤其是他们装备的装甲列车,更是让中国军阀丢盔卸甲。

但好景不长,随着北伐战争爆发,北洋军阀很快就被击溃。白俄军团也挡不住北伐军的凌厉攻势,大势已去的他们于是向傅作义缴械,军团也被解散。

但莫洛奇科夫斯基并没有因此“下岗”,由于他的白俄军团作战英勇,且精通炮兵与铁甲战车。于是被老蒋聘为顾问,成为国军上校,担任中央炮兵学校校长。而且他还有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来见”。

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后,莫洛奇科夫斯基率领由白俄组成的装甲车队支援十九路军作战。按照日军回忆,“30日凌晨2时30分,前线双方发生战斗,起初用机枪对射。5时30分左右,中国装甲列车在北站停车场附近出现,用野炮朝我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并持续了一个上午,我军横滨路、宝兴路等前线阵地中弹数十发,敌装甲列车更向我纵深展开炮击。9时左右,海兵队(即日本海军陆战队)本部被敌击中,建筑本身仅受轻伤,但死伤十余人……”。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莫洛奇科夫斯基再次率领铁甲车队上阵杀敌。他亲自率领白俄战士炮击占据上海北站的日本侵略者,在枪林弹雨中掩护中国军队撤离,并给予日寇沉痛打击。当时上海媒体报道了神奇的“X上校”的事迹,并介绍“他是一位前帝俄军官,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他就是莫洛奇科夫斯基。他的这一义举,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也让他被国人视为抗日英雄。

此后,莫洛奇科夫斯基转战华中、华南等地。长期的抗战,让他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于是决定加入中国国籍,与中国军民抗战到底,并获得了少将军衔。

1938年,莫洛奇科夫斯基获得了新任务,他以外侨的身份潜入上海,为军统收集情报。他与中国养女梁华密切配合,向重庆方面提供了大量日军情况,尤其是鬼子的编制、兵力部署情况。为抗战助力不少。

1941年10月,上海情报站遭到破坏,莫洛奇科夫斯基的行踪被日寇获取了。10月26日早晨,日本宪兵闯入马来见的住宅时,却发现了两具尸体。莫洛奇科夫斯基得知身份暴露后,立刻烧毁了所有文件,并与梁华相互对射自杀。一位传奇的白俄流亡者,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