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古城的一盏明灯——探寻山西太原基督教西山堂教会历史

作者: 微尘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1 19:56:01
分享与播放

三晋省会太原,古称并州,历史悠久,基督教传入历史也较为久远。河西有一个基督教会西山堂,也是万柏林区基督教两会驻地。久有耳闻,但一直没去过。

3月底的一个黄昏,笔者利用省城开会的时机,走访了这个教会。笔者与一位在此工作的同工联系,她是燕京神学院毕业生,去年在北京福音时报见面会时有缘见面。神学毕业后她来到了西山堂工作。

该堂位于万柏林区,交通便利,在地铁一号线河龙湾的西客站附近。我赶到时,已近黄昏,姊妹接上了我,走了十多分钟,到了一个红星佳园的小区门口。一个写字楼,边上有“基督教堂”的标识,还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沿着楼梯上到三楼,进入室内,大厅很宽敞,墙面上写着“敬虔 感恩 使命”的堂训,一个版面显示主日崇拜的信息,内容包括:主题、经文、诗篇、诗歌、证道、主礼、日期及报告事项等信息。

墙上展板信息展示了万柏林区基督教两会简介:2019年12月27日,万柏林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两会”领导班子(三自主任1人,副主任三3人,其中1人兼任秘书长,常务委员5人;协会会长1人,副会长3人,其中1人兼任总干事,常务委员5人)。由于疫情原因,延迟到2020年5月9日在区民政局完成备案。目前有3个经政府登记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分别是西山堂、下元聚会点、安息日会原教派聚会点,还有以堂带点14个。全区信徒约有3000余人,分布于15个街道、乡镇。

展板上还有教会的历史简介,对各堂点的历史沿革一目了然。

西山堂:20世纪80年代初,福音进入西山地区,在随后十多年间,聚会场所搬迁了近10个地方,有在个人家,也有借用的场所,还有租用的地方,可谓流离失所。1997年被批准为正式活动场所,名称为“西山聚会点”。2005年12月,教会以10万元购置了西矿街河龙湾11号房,当时是彩钢屋顶、红砖砌墙、青砖地面的平房,面积约288平方米。2006年更名为“西山堂”。2012年,由于信徒人数增加,场所简陋,没有消防通道等原因,在市、区宗教局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同年10月购置了西矿街红星佳园3001房产(高层裙楼的三层位置,面积为566平方米)作为聚会场所。目前,西山堂全职教职人员3人,其中牧师1人,教士(燕京神学院本科毕业生2人),传道员5人,信徒300多人。

下元聚会点:前身为“小井峪家庭聚会点”。2003年时信徒只有10多人。2005年开始,聚会地点租用三益俱乐部部分场地,后又租用了大王村菜市场二层一角,最后到众纺路一火锅店内二层,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信徒人数逐渐增至50人左右。2011年被批准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2014年4月,下元聚会点在纺织街晋煤悦城小区购置1号楼4单元501室(独立单元,独立户型,面积为278平方米)作为固定聚会场所。现有全职教职人员:教士(燕京神学院本科毕业)1人,传道员5人,信徒70多人。

基督教(原安息日教派)杜儿坪聚会点:教会先后在虎胜街、西园街租赁场所进行聚会活动。2014年10月10日,获得万柏林区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全称为:“万柏林区基督教(原安息日派)杜儿坪聚会点”。2021年5月20日购买了万柏林区迎泽世纪城融恩星光荟5号公寓楼4层的531平米的房屋作为活动场所。目前教会信徒人数130余人,现有牧师1人,长老1人,经过神学培训的讲道员5名,“以堂带点”活动场所3处。每周六开展宗教活动。

太原基督教会2016年4月22日发布的资料,对万柏林区西山旧堂河龙湾的历史记载比较详细:

20世纪80年代初,信徒王若如(太原市基督教两会现任负责人王晨星牧师的父亲)来到西山,与住在河龙湾村的张乐元同工一起传播福音,并在他家中开始聚会。二人心中火热,信心坚定,藉着恒常祷告与辛勤撒播,聚会人数逐渐增多。随着人数不断增加,张乐元家已不能满足信徒们聚会需求,随之将聚会地点挪至郭采云家。为使信徒在真道上长进,并“长成满有基督的身量”,太原市基督教两会派牧师于每月第二个主日来做牧养工作。在牧师的尽心牧养下,信徒对信仰真道有了更深理解,也切实体会到主的大爱。此时聚会人数逐渐增多,大家积极奉献,热心传扬福音,努力拓展在西山地区的福音禾场。只是有限的聚会空间无法容纳聚会者,教会便将聚会点移到官地二校,不久又搬到九院食堂。可惜因场所限制信徒聚会,无奈又回到张采云家。为了能有个敬拜的场所,张乐元带领弟兄姊妹一起恳切祷告。随后聚会地方又先后搬到建安会议室、八处俱乐部。最后来到太白巷,这个仅有60平米的平房屋子又小又黑,信徒只能坐着小板凳听道,外在环境十分艰苦。就这样,在太白巷度过了十几年,信徒人数增加到近200人。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996年,太白巷的平房被列入拆迁改造规划,聚会地点又搬到了桃杏砖厂。这是村里的一个废旧院子,只有三间破屋,没有门和窗户。当时负责的蔚德金同工带领大家开始修建,安装门窗,又买砖瓦建起简易活动场所,信徒所坐的是用砖和木头做成的凳子,就这样大家有了新家。地方虽然有了,但是路面坎坷不平,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无法行走,晴天灰尘漫天飞舞,聚会环境并未改变多少。2003年秋,桃杏村委要建住宅区,西山聚会点再次面临搬迁困境。为了满足信徒聚会需求,两个月后,不得不临时租用房主霍向东的约50平米的一居民小院。蔚德金带领信徒将小院整修为简易活动场所。在此聚会期间,霍向东及周围好些邻居先后信主。

在这些年,西山聚会点如同旷野中的“会幕”一样,时常变更敬拜地点,信徒也如旷野行走的以色列人一样随会幕移动,向神献上感恩敬拜。从张乐元家到霍向东家短短一二十年时间,先后搬迁了十个地方,期间因多方面原因流失了一部分信徒。虽然如此,神的恩典却始终相随,神将得救的人加给这里的教会。西山聚会点兴起了许多有热心信心的弟兄姊妹,促进了教会建康发展。为了更好牧养群羊、管理教会,1997年蔚德金被按立为长老,另外派立了6位执事协助工作,西山聚会点还建起了诗班,设立了财务、售书等服侍小组。

随着教会不断发展,霍向东家已不能满足正常聚会需求,在信徒同心恳切祈祷下,2005年西山聚会点以10万元价格,购买了位于西矿街河龙湾11号临建一个私建房,面积288平方米。大家热心参与、积极奉献,除了建筑材料需要购置外,凡需人力之处,均有信徒甘心乐意地付出。当年12月举行了献堂庆典。庆典当天,市、区宗教局领导,市基督教两会及周边教会的牧者前来参加,一同庆贺西山堂的落成。西山聚会点也于次年正式被批准为西山堂。

这一年,李国平牧师受市基督教两会委派来到西山河龙湾牧会。2008年,蔚长老被主接走。李牧师接续主持全面工作至今。教会的各项管理日益规范:每月召开一次同工会,堂内重要事务由执事、同工集体决定,重要事项及时向基督教两会报告,诗班、乐队、财务、后勤接待等各方面管理制度先后建立并完善。

在福传及牧养方面,除延续以往的圣诞节、复活节和受洗时举办的三天大聚会外,2011年11月举办了首届福音感恩聚会;每周有固定的晨更祷告、查经聚会、祷告会、青年团契、主日崇拜。为了不断提高教会同工的属灵装备,李牧师热心服侍,对同工等服侍人员进行培训,带领大家用两年时间学习了《系统神学》,还开设了一年的《圣经与救赎》课程。

目前西山堂常参加聚会者大部分是矿山职工和职工家属,另有少数外来务工人员,涵盖万柏林区的杜儿坪、白家庄、官地、西铭、与矿中心等地。为更深入牧养信徒,除西山堂外,还根据信徒实际需要设立了西矿街、铁北、杜儿坪、解放街、官地等聚会点,并在各聚会点成立了福音爱心联络小组,通过这样的细化,使牧养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传道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