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道所到宗教圣地———福州小岭堂的变迁与重生

作者: 林慕理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01 10:14:47
分享与播放

福州仓山区的基督教小岭堂是历史见证与信仰地标,其历史可追溯至1855年(清咸丰五年)。当时美国基督教美部会传教士察理(夏察理)在福州仓山区小岭顶租用当地蔡姓居民的两间民房,作为布道活动的场所。随着信众的增加,1863年教会购地扩建,最终建成正式的教堂,成为福州近代基督教传播的重要据点之一。

图片2.png

上世纪中叶,小岭堂一度被改作厂房、车间及仓库,宗教活动一度中断。教堂直至2000年完成重建工程。如今的小岭堂保留白色墙体与庄重外观,融合哥特式与希腊式建筑风格,成为仓山区具有历史宗教意义的建筑,重新恢复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功能,并成为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宗教活动地点之一。

图片3.png

基督教堂小岭堂内部(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如今,它作为基督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继续承载着信仰与文化的双重使命,也是福州中西文化交流的缩影。小岭堂不仅是福州近代基督教传播的重要见证,也是仓山区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之一。它与天安堂、施埔堂、上渡堂、建新堂等仓山区十几座教堂共同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脉络,展现了19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在福州的交融与发展。

现居仓山区的L.M.丫主内老姐妹告诉我:“仓山小岭堂与天安堂、金山堂和二年前刚修复的明道堂(详见本报《福州明道基督教堂保护修复工程完工 施工中发现‘明道堂’百年石碑一文)都隶属天安堂管理,陈安俤、赖新友等牧师传道人主日都要到所属各教堂讲道。”

图片5.png

美华书局(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她也提到,“位于天安堂对面的天安里16号的美华书局,是烟台山景区游客打卡点之一,教会组织弟兄姐妹为游客当起义务解说员。还好,包含小岭堂在内的几个教堂的信徒都很配合、乐意侍奉......”

图片6.png

“爱戴者音乐事工”音乐分享会在小岭堂举行

小岭基督教堂除了保证主日正常崇拜外,还经常举办赞美音乐会等活动(本报《福建省福州市基督教小岭堂举行‘何等尊贵’音乐赞美分享会》曾作介绍),宣扬主爱,荣耀主名......

如今,这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历经沧桑的教堂依然屹立,承载着信仰者的精神寄托。它不仅是信仰的殿堂,更是一部立体的文化史诗,诉说着福州在多元文明的交融中孕育出的独树一帜的城市品格。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福州一教会信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