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契日的时候,主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在这不多的时间内,他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要为他的门徒洗脚。时至今日,这也是一件美谈,被流传至今。
那为什么主耶稣为门徒洗脚会被众人牢记至今呢?
表明主耶稣的谦卑服侍
主耶稣是门徒们的夫子,也就是今日的老师。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通常都是辈分低的给辈分高的洗脚,这表示尊敬。即是说,应该门徒给主耶稣洗脚,可主耶稣却是以一副仆人的打扮,以更低的姿态为他的学生们洗脚。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在教导他们要谦卑地服侍。
曾有门徒带着他们的母亲来找过耶稣,想要求个位置。当主耶稣问他们要什么的时候,她说:“一个坐在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太20:21)主耶稣的回答是:“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 (太20:22)他们所想的不是永恒的恩典,而是想着地上的位置,也不懂得自己应当做的究竟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景况,主耶稣在最后教导他们:“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7-28)
因此,在即将要被钉十字架之前,主耶稣再次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他们谦卑服侍的功课。
教导人彼此相爱
不仅是谦卑服侍的功课,还要学习彼此相爱。如果没有一颗彼此相爱的心,便也不能真正谦卑服侍。主耶稣能为门徒洗脚,不仅是为了教他们而教,更是由于发自内心地爱这些门徒。正是这份爱,才使得主耶稣能如此地放下身段地服侍他们。
不论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不论我们到了什么样的年龄或资格,都不能忘记操练爱人的这份功课。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爱自己,也不要总是要别人宽容自己,要学会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包容、关心更多的人,如此才是作为一名主的儿女应当做的事。有的人随着身份的变化会逐渐地摆老资格、摆“派头”、摆“领导”架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必有的。一切都是可消逝的,唯有“爱”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要互相帮互助
门徒们的谦卑服侍和彼此相爱,其实也是在表明一件事,作为同工和肢体,理当互帮互助。
所以我们常讲:“同工要同工,同工不能同攻。”作为主的门徒,也会为了谁坐在主的左右而生气和恼怒(参太20:24),何况今天的我们呢?他们是主耶稣亲自教导了三年半的人。依旧如此!那我们呢?
有些同工也会互相地攻击,焦点还是在于个人的利益。比如谁能做主任牧师,谁能做副主任牧师;谁能做堂委成员,谁能做诗班的班长等等。在有些同工的眼中,这确实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可在有些人眼中却是能影响他们言行的重要因素。
主耶稣为门徒洗脚,不仅是洗脚这件事,还要思考这背后的意义——是要人谦卑地服侍,彼此相爱以及互相帮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