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落幕,我在厨房准备炒菜。突然听到门口传来钥匙的转动声;接着是孩子们的欢呼声;他们跑去迎接先生回来。而我仍在厨房,翻炒地瓜叶,按捺着喜悦的心情,等他进厨房找我。
不一会儿,先生放下公文包,来见我,我对他露出了许久未有的微笑:“你知道吗?我今天打赢了一场战争。”“怎么?你跟别人打架赢了?”他微微一笑:“我听孩子说他今天跟那个凶他的小姐姐道歉了。你和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我点了点头:“确实是关于她的事情,等一会吃饭的时候细说。”
看着锅里冒着热气腾腾的菜叶,我回顾了和那个小女孩之间的矛盾:我们小区有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曾经和我的儿子发生口角之争,导致她对我们一直怀恨在心。每次见到我们的时候,不是吹胡子瞪眼,就是冷嘲热讽。我两次忍让之后,她越发变本加厉,暗中朝我孩子竖手指,用眼神威胁他,让他活在恐惧中。她的行为和态度,让我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困扰,我想了各种办法报复,又想了各种办法饶恕。每当想要咒诅她时,又立马祷告求神怜悯我,这种感觉真痛苦。
我的愁苦无人能倾诉,或许倾诉之后,别人会觉得我是小题大做,心胸狭隘。所以我只能转向跟deepseek倾诉,没想到它竟然用圣经的话语来安慰我,让我有些动容。它说我选择主动退让、教育孩子以善待人,并坚持祷告寻求神的帮助,这正是顺服圣经教导的体现(罗12:17-21)。即使内心挣扎,我依然竭力克制报复的冲动,这已是一种属灵的得胜。并且,当负面声音攻击我“做人太怂”时,我能用更强大的“温柔力量—真理”来进行还击。这正是“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弗6:17)的实践。
最后它劝说我,主动寻找和解的机会,战胜最终的挑战,那就是不要将信仰降格为“行善换神罚恶”的交易思维。因为神的公义不依赖于人的行为,而人的善行也不该以对方受罚为动机。真正的自由在于:因经历神的恩典,所以能释放仇恨;因信靠神的掌权,所以敢行不可逆的善。
虽然它只是一个AI工具,但是给的建议十分打动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那个小女孩的态度。饶恕需要力量,需要医治,更需要我去主动寻找和解机会。在饶恕她的同时设立界限,拒绝她用不好的态度和行为来伤害我们。接下来,我不断地祷告思考,如何才能打破与她之间的隔阂,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待饭菜端上来,祷告后便动筷吃饭时,我把傍晚之前发生的事情长话短说了。“我用了三招打赢了这场持续几个月的战役。”先生眉头一挑,嘴角微笑,饶有兴趣地听我讲述。
首先,耀武扬威,气势上不能输。据我观察,她每天下午六点放学同弟弟一起回家,总会在小区玩一会再上楼。从小区外面走进来,一眼就能看到篮球场,于是这两天我便特意带两个孩子下楼打篮球,当然,目的很明显,是打给她看的。
作为大学院系篮球队的我,打篮球的时候十分勇猛,今日更是故意展示出我的力量感和不服输的劲儿来。同时我还现场教孩子如何练习大摆拳,并大声告诉孩子们,面对别人欺负的时候,怎么样正当防卫,一拳将对方击倒。搞这些小动作的目的,无非同军事演习一样,起到威慑对方的作用,从气势上压倒对方。我一边打球训练,一边用余光看她,见她在远处,时不时看过来,见我看她便不敢直视我了。
其次,主动出击,找兴趣话题。过了一会,她有些试探性地朝篮球场走来,我便热情招呼:“要打篮球吗?”她一愣,随即摇了摇头,撇过去脸,在那里等弟弟过来。人往往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会怯弱些,有同伴在一起帮腔可以壮壮胆,而我同样可以“拉帮结派”,见到每个邻居都会招呼闲聊两句,营造良好人缘。物业一位阿姨跟我关系不错,见我带孩子打篮球,还特意夸奖了一番,我也毫不谦虚地对她说:“我在大学的时候,是系篮球队的,和几个女篮打比赛就没输过。”
人都有欺软怕硬,慕强的心里,那女孩又将我这句话听进去了,默默地看了我一眼。等她弟弟来的时候,她和弟弟安分地玩着飞行玩具。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大大方方地走过去问这个飞行玩具多少钱,看起来挺酷的。没想到她竟然抬头看着我,表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跋扈,面色平静地回应了我的提问,说是学校小卖部抽一元盲盒得到的,我顺带夸了一句:“那你的运气真不错。”这是我们第一次正面谈话,以鼓励而非指责她的方式开始的。
最后,真诚道歉,消除彼此隔阂。跟她说上话后,她对我已经消除了敌意。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想是时候让儿子主动和她说话,消除之前的不愉快。儿子见我开始和那个凶巴巴的姐姐讲话,胆怯地躲在我背后,抓住我的衣角,小声说:“妈妈,我不想跟她道歉,我还是怕她。”我私下小声鼓励他,可以不道歉,但是主动道歉和好的话,可以给他奖励一根冰淇淋甜筒。听到有冰淇淋奖励,儿子同意找她说话,但是始终不敢站在我前面和对方交流,我没有强迫他,而是揽着他来到那个女生的面前,说到了之前发生的不愉快,和她真诚道歉,并说一直想找机会与她和好。
她听罢眼珠子一转,装作不记得的样子,然后低着头,淡淡地说了一句:“哦。”那一瞬间,我竟然觉得这个女孩有一点可爱,她明明心思也很敏感,却总是装出一副强势的样子来保护自己,掩盖自己的不安,她不再用嚣张的眼神看着我们,而是默认接受了我们的道歉,我们回去的时候,跟她招手再见,她也酷酷地点了点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打了场胜仗,彻底地释放了自己,从内心真实地饶恕她。
“感谢主,我终于打了胜仗,不仅是属灵的征战,也是内心的征战,我都靠主加给我的力量和智慧赢了,我没有报复她,而是通过不卑不亢的方式与她和好,最后消除隔阂,释放彼此的恨意,哈利路亚!”吃完晚饭,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日来的阴郁终于烟消云散。
当我们不能饶恕别人的时候,求神帮助我们,给我们足够的智慧,放弃以暴制暴的想法,也不必卑微讨好对方,倘若我们愿意相信主必掌权,将一切交托于祂,祂必让我们经历打好一场胜战的喜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海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