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工反映,称诗班献诗感觉越来越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好多诗班的弟兄姊妹对此越来越不注重,献诗也好像应付差事一般,不仅在家里对所献的诗歌从来不练,甚至就是每个星期两次的练诗时间也总是不积极,要么是常常请假的,要么就迟到早退,还有的干脆就是“摸鱼”一般。
在每次要上台献诗的时候也是,有的人临上台还在说说笑笑,一点敬畏的态度都没有。还有的人献诗刚一结束,包一拿就走了,连听道都不听了。平日里不愿意充分预备,献诗的时候也缺少敬畏,结束了就好像应付差事结束一般,这样的侍奉难道还不是形式化吗?
在遇到如此形式化的侍奉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要静心,多花时间预备,也要感悟歌词
有人说:“现在唱诗的时候越来越没有感动了。”对于这,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比如说,好多人对诗歌没有充分的预备,只是凭着对技巧的掌握,只要达到能唱出来的水准就满意了,然后就上台献诗了。但我们不仅要会唱,还要唱出其中的感情。要想唱出感情,一来是要多唱、多琢磨,二来也是要认真感悟歌词的,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歌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应该如何演绎就能表达出作者当初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只关注这一首歌曲,还要有一些辅助的资料,比如中国基督教两会编写的《新编赞美诗400首》,有相对应的《赞美诗史话》,就是专门讲这些诗歌作者、背景的,可以供给我们参考。
要真心,不是为了上台,拒绝表演性质
为主侍奉既简单又不简单。说简单是因为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能力和恩赐都可以为主侍奉,说不简单是因为我们不能有一丝敷衍的态度,必须要真心实意,不能带有任何其它的目的。
在教会侍奉不同于一般的单位和公司,即使做了,付出很多,从眼前来看也不一定有多少的好处,既没有工资,也没有名声。因此有些肢体就不明白,既没有钱也没有名,那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其实这就是侍奉的真意了,是因着在主的恩典中而感恩并传递的一个过程。
诗班的侍奉不同于其它侍奉,这是要上台的,也是要站在众人的面前的。按理说,这要求应该更高,不仅是我们要在众人面前唱歌赞美主,更要将我们的行为和属灵生命展现在人前。有些肢体参加诗班只是为了能够上台唱歌,可以使自己站在好多人的面前,自己就为此而积极。但教会的诗班不是社会的合唱团,不是为人表演的性质,而是代表会众向上帝赞美和感恩。
要虔心,侍奉的心不仅在献唱的时候,更在每时每刻
很多诗班的肢体认为,参与诗班的献诗,只是在献诗那一刻,其实并不仅如此。不仅是在那个环节中,也在每时每刻。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只在献诗的那一刻敬拜主,更是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中敬拜主。如果只在那时赞美,一下台了立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是连最基本的听道都不听了,这样的敬拜也是站不住脚的。
诗班的侍奉也好,其它的侍奉也罢,不论如何都不应该形式化。诗班成员要真正降服在主的恩典中,有感恩的心,要明白能为主侍奉是一极大的福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