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何引导爱美之心?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7 09:48:32
分享与播放

不止一次,在主日礼拜散会时,我驻足于教堂门廊,耳畔会飘来这样的对话:这件衣服真衬你的肤色”“这个发型让你看起来年轻十岁”“这双鞋是新买的吧?真时尚。这些话语如同条件反射般自然流出,几乎成为姐妹间心照不宣的问候语。这让我开始反思,当这样的对话模式成为常态,我们是否在无形中传递了某种价值观?

爱美之心,本身没有错,欣赏和肯定他人的外表,是人与人之间自然而温和的互动。然而,这种对美貌的关注,也暴露了我们的价值排序:我们是否过分强调了外在的美,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属灵之美?

这种现象让我对女儿也开始有些担忧。她还年少,尚未建立起整全的价值观,却已频频听到同学们对她说:“你今天穿得真漂亮!”“这个发型真棒!”这些出自善意的夸奖,固然令人愉快,却也在无形中传递出一个讯息:外貌是她最值得被注意的部分。美的重要性不容否认,但如果我们只是任由文化潮流——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滤镜美学”——来定义“美”,那么我们将错失教导孩子关于“真正的美”的绝佳机会。我们需要一个来自信仰的、圣经的美学观,来引导我们的心,也塑造我们下一代的眼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是人的天性。从伊甸园以来,人就被吸引于美的事物——无论是花朵、色彩,还是面容、身材。这种对美的向往,是上帝放在人心中的礼物。祂是万物之源,圣经说:“尊荣和威严在祂面前,能力与华美在祂圣所中。”(诗篇96:6)创造之初,上帝看见所造的一切都“甚好”,这“好”不仅指功能完整,也含有美的和谐与秩序。

女性尤其是如此。她们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让自己看起来更好、更整洁、更有光彩,这是一种对美的参与,也是心灵与身体的合奏。当女性挑选合适的口红色号,或为女儿精心扎辫子时,她们其实是在回应心中那个被造时的印记——渴望接近美的源头。

然而,这份天然的渴望若不被引导,极容易滑向肤浅甚至扭曲。美变得功利化,女性被外貌所定义,审美也变得单一和焦虑。于是,美丽不再是创造的恩赐,而成了一种重担和比较的枷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需要信仰的光照,来指明方向。

美有意义,但不止于外表

信仰并不贬低身体,也不轻看外在美。基督信仰不是一种轻视物质的灵知主义,而是承认“道成了肉身”,神亲自进入物质世界,并肯定其价值。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尊贵的器皿(林前6:19),因此也值得被妥善照顾、欣赏与打理。但同时,信仰也提醒我们:凡眼见的,都是暂时的(林后4:18)。

美的确重要,因为它启示了创造者的荣耀。日出日落之美、婴儿的笑容之美、自然界的平衡与秩序,都在述说造物主的奇妙。但圣经同时也提醒我们:花会凋谢,容颜会衰败,青春易逝,唯有属神的生命是永存的。“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赛40:6-8)

我们不能带着口红和高跟鞋进天堂。所有物质的装饰、成就与荣耀,最终都会归于尘土。唯有那由圣灵结出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才是真正长存的美,是在神眼中“极其宝贵”的。

耶稣自己,就是这份真理的体现。先知以赛亚早就预言:“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赛53:2)主耶稣选择以一个并不耀眼的肉身形象,行走在人间,经历劳苦、试探、饥饿与痛苦。但在那无吸引力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完全顺服父神的心,那才是最美的生命——荣耀的、无瑕的、美善的。

美会衰败,但信心让美加深

我们若将注意力只停留在“美丽如何维持”之上,就会陷入时间的焦虑。但如果我们明白“美会衰败”的事实,就能从焦虑中释放出来,并转向更持久的投资——那属灵生命的成长。

真正的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该减少,而应加深。这种美不在镜前、而在心中;不是肤浅的光泽,而是经过炼净的品格。使徒保罗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年岁的增长,也可以是信仰深化的过程。

在神眼中,那些悄悄行善、不求回报、忠心祷告、谦卑悔改的灵魂,是极其美丽的。彼得写信勉励姊妹:“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装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前3:3-4)愿每位姐妹不仅培养对美的欣赏,也培养对真理的爱慕,对神话语的渴望,对属灵生命的追求。

我们可以如何实践?

当我们知道何为真正的美时,那么就可以引导下一代。以下几点建议,也许可以在我们的家庭和教会中具体实践:

肯定内在的美德:在夸奖孩子的同时,不妨更多使用属灵语言。例如,“你今天很有耐心,妈妈为你高兴”“你愿意帮助弟弟,这是神喜悦的心”,让孩子们知道,顺服与爱,比穿着更美。

改变日常话语习惯:与其说“你今天穿得真漂亮”,不妨说“很高兴见到你,今天过得好吗?”这样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被爱,并非因为外貌,而是因为他们是神的儿女。

树立真实的榜样:作为母亲、姐妹,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学习节制与优雅。姐妹可以打扮,但不为取悦世界,而是因尊重自己,也尊重神所赐的身体。

讲述耶稣的美:让孩子知道,耶稣是最美的。他没有俊美的外貌,却有最美的爱;他没有世俗的光环,却有最深的怜悯。引导孩子将目光转向基督的荣耀,从而建立永恒的美学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唯有信仰,能将这份渴望引向不朽。我们不用否定外表的打扮,也不必压抑对美的欣赏,而是在其中辨别那永恒与短暂的差别。让我们教导孩子,也提醒自己:外貌的美会凋谢,但敬畏主的心、温柔的灵魂,必将愈显荣美。神喜悦我们的生命,如花开放,如金精炼,在属天之美中,一日深于一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一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