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教会中,许多弟兄姊妹无法在生活中很好地应用信仰中的教导,这或许是由于他们信仰认识上的偏差,也有可能是他们缺乏生活常识。
今年五一劳动节,一位同工为孙子举办十周岁生日宴,在酒店设席招待。我们几位关系要好的弟兄姊妹前去祝贺。在酒席上,一位同工毫无顾忌地畅饮含糖饮料,几位肢体见状连忙提醒:“你有糖尿病,怎么能喝这么多含糖饮料呢?”他却回答说:“没关系,我从来不忌口。这都是神所赐的,都可以吃,我们要有信心。”
这让我想到某教会的一位老同工,他最终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生前他从来不忌口,含糖饮料、高糖食物什么都吃。每当有人劝他注意饮食,他总是用同样的话回应:“食物都是神创造的,不必过分担心。只要有信心,什么都可以吃。”结果却害了自己,白白断送了性命。
这些话表面听起来确实很属灵,似乎彰显了对神的信心。但这样的观点和做法真的合乎真理吗?这真的是信心的正确表现吗?
真正的信心不是与常识对立
什么才是真正的信心呢?虽然圣经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定义,但现实中仍有许多人存在误解。信心并不是让我们与基本的常识对着干。比如有些高血压患者,坚决不吃药,还信誓旦旦地说:“大家为我祷告就好,我不吃降压药,求主亲自降下我的血压。”无论别人怎么劝说都不管用,甚至认为服药是“缺乏信心”的表现。结果血压居高不下,头晕目眩,最终不得不去医院。医生惊讶地问,“你血压这么高,难道没有感觉吗?为什么不吃药控制呢?”他却回答:“我带着信心祷告就行,神会医治我的。” 医生听后,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这样的“信心”,真的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吗?难道信心就是不顾及自身的健康状况,盲目坚持自己的理解,而拒绝科学的帮助和治疗吗?
显然,这不是真正的信心。真正的信心,应当是建立在理智和常识的基础之上的。它鼓励我们信任神,但并不是要我们违背科学的原则和规律。在面对疾病和健康问题时,应当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时保持对神的敬畏和信心,相信祂会引导我们走向健康与平安。
信心不是任意而为
真正的信心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喜好行事。有些高血压患者毫不忌口,动物内脏、高盐食物照吃不误,还称:“只要有信心,这些都不会影响我,别人吃了血压升高,但我相信主会保守我的血压。”然而,这往往是为自己不肯忌口、不愿服药找的理由。当然,其中确实有人真心相信神的保守,但也有部分人不过是嘴馋难忍,为放纵口腹之欲找的借口罢了。
信心不是对现实视而不见的盲目乐观。有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依赖信心,空等神迹,认为只要有信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有人失业后,不是积极投简历、提升技能,而是每天祷告,祈求神会在某个时刻赐予下一份理想工作。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没有付出努力,往往难以收获成果。信心不该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应激励我们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同时勇敢地采取行动去寻找解决之道。
信心是行在神的心意和喜悦之中
真正的信心是要能为主作见证的,不在于我们自己的喜好和选择,而在于如何能在生活中见证神的荣耀。它不是随心所欲的借口,而是寻求在每一件事上彰显神的作为。这样的信心才能蒙神悦纳,带来真实的祝福。它不是一种自私的、只为自己考虑的信心,而是愿意为荣耀神的名去改变自己的生命态度。当我们真正行在主的心意和喜悦之中时,生命才会经历真实的更新与成长。
基督徒的生命根基在于信心,但这信心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真正的信心不是盲目的乐观,是在认清现实处境后,依然选择信靠神,并用实际行动面对挑战。这样的信心,是建立在对神的深刻认识和信任之上的,它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失勇气,在挫折面前不失希望。因为知道有神与我们同在,我们便能勇敢地面对一切,坚定地走在神为我们预备的道路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