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属灵意义”这句话,究竟是真属灵,还是假敬虔?
接续《属灵敏锐,还是属灵焦虑?——论信仰中的过度解读现象(一)》,本文将继续探讨“属灵过度解读”现象,并指出一条从焦虑走向自由、从神秘走向真理的健康属灵之路。
四、神藉事件引导人:肯定、辨识与界限
在反思“凡事属灵化”的偏差时,我们必须小心另一种走向:不能因为有人过度解读事件,就否定神从不会藉事件引导人。事实上,圣经清楚见证,神常常在祂的主权之下,透过环境、遭遇,甚至危机和灾难,引导人悔改、归正,或重新回到祂的道路中。
1、神确实藉事件说话
圣经中,我们看到神多次藉着具体的事件向人显明祂的心意:神藉风浪使逃跑的约拿惊醒,最终转回顺服(拿1章);神藉十灾击打埃及,使法老与以色列人看见祂的荣耀与公义(出7–12章);神藉疾病与梦境使尼布甲尼撒王谦卑自己,最终认信独一真神(但4章);主耶稣提到西罗亚楼倒塌和加利利人被害的事件,劝勉听众趁早悔改(路13:1–5)。
不仅在圣经时代,在教会历史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中,也常有信徒因一次病痛、一场意外、一段低谷,而被神唤醒,重新思想生命的方向与属灵光景。神藉事件说话,绝非迷信,而是祂慈爱主权下真实的介入。
2、问题不在于“神有没有藉事件说话”,而在于“我们如何回应这些事件”
我们所反对的,不是神的介入,而是信徒将每一件日常小事都机械式属灵化,从而落入对神的误解、生活的焦虑、甚至信仰的扭曲。若信徒试图从每一次摔跤、每一个梦境中“揣测神的语气”,信仰便会变成一场属灵解码的游戏,既失去了福音的自由,也失去了信靠的单纯。反之,若我们完全忽略环境中的警醒,凡事自我中心、刚硬不肯悔改,又会陷入属灵的迟钝与悖逆。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属灵的辨识与节制,在敏锐与自由之间,建立健康的属灵回应。
3、如何划清属灵敏锐与属灵迷信的界限?
以下是三个值得信徒操练的判断标准:
是否以圣经为解释基础?
属灵健康的回应:当事件发生,我们被引导回到神的话语中,从圣经中得光照与修正,生命方向得以更新。如:一场疾病 → 让我思想“数算自己的日子”(诗90:12) → 引导我归回敬虔生活;
属灵迷信的反应:事件被视为“神的暗号”,脱离圣经真理,凭主观感受或外在现象随意解释。如:钥匙丢失 → 被视为神不喜悦我出门 → 整日陷入属灵焦虑与内疚。
是否带来敬虔的果效?
属灵健康的结果:事件带来谦卑、悔改、信靠神,内心得享平安。如:一个计划失败 → 带来内心的安静 → 学会仰望神的引导;
属灵迷信的结果:事件引发惧怕、自责、强迫性祷告,导致属灵压迫和不安。如:一次小感冒 → 反复怀疑“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 失去平衡与喜乐。
是否愿意在属灵群体中印证,而非孤立解读?
属灵健康的过程:个人的感动与经验,在祷告、圣经、属灵同伴中一同分辨,保持谦卑与开放。如:一个特别的梦 → 与牧者分享,祷告分辨 → 得到印证与方向;
属灵迷信的危险:拒绝他人劝导,单凭主观感受或梦境做重大决定,极易偏离真道。如:梦见“火” → 自定为“神要我被炼净” → 拒绝任何解释或质疑。
三句属灵辨识口诀,帮助我们守住界限:解释方式回归圣经,不凭感觉乱解读;结果果效有敬虔平安,不落入恐惧焦虑;群体印证肢体共辨,胜过孤立属灵化
4、敬畏神,但不必“处处看号”
神在今日仍然藉着环境、事件对人说话,引导祂的儿女回转、顺服、成长。但祂不是靠隐藏“暗示系统”维系我们与祂的关系;祂愿意清楚说话,乐意显明心意,引导我们在祂的话语中自由生活。属灵的敏锐是好事,属灵的猜测是重担;属灵的醒悟令人悔改,属灵的焦虑令人窒息。
愿我们持守一颗敬畏而自由的心:既不迟钝神的管教,也不滥用属灵的符号;既看重神在事件中的提醒,更倚靠祂已启示的话语。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宁的神”(林前14:3),祂所赐的,不是属灵强迫症,乃是“爱、能力、谨守的心”(提后1:7)。
五、信仰该如何回到正轨?
我们不是否认属灵的引导、梦中的提醒、环境中的启发;我们所反思的,是对这些现象的滥用与绝对化,使信仰偏离了圣经、背离了福音。属灵生活的健康出路,不是“去掉一切属灵的敏感”,而是用真理引导敏感、用恩典医治焦虑、用信心代替迷信。以下是几条关键指引,帮助信徒从“凡事属灵化”的误区中回归正路。
1、回归圣经为中心的属灵判断
属灵生活的根基不是梦、感动、巧合、印证,而是神已经说出的话语。神不是沉默的,也不是故弄玄虚的,祂在圣经中已经清楚地启示了祂的心意与旨意。“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我们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神心意,不是靠它发生得有多“属灵”,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圣经的原则。凡属灵的敏感,若脱离了圣经的教导,就是危险的主观主义。
2、坚定在基督里的身份,脱离“属灵绩效焦虑”
属灵生活之所以陷入过度反省和小题大做,是因为信徒忘记了:在基督里,我们已经被完全接纳、称义、赦免、爱到底。我们不是靠“察觉够敏锐”来维系与神的关系;不是靠“属灵感受”来证明自己被神悦纳;不是靠“灵里对了”才有资格蒙福。“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罗5:1)这是属灵自由的起点。若我们的身份仍然被“今天属灵状态好不好”所摇动,那我们活的不是福音,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律法主义。
3、操练属灵分辨,而非属灵联想
属灵生活不是一种“直觉游戏”,而是一种“辨识训练”:是属灵的,不一定是出于神;是特别的,不一定是合乎真理;是感动的,不一定高过圣经的原则。使徒约翰说得很清楚:“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一4:1)属灵成熟不是看你有多少梦、多少感受,而是看你有多少分辨、多少敬畏真道的顺服。这需要不断操练,而不是不断追求“属灵经验的强度”。
4、活在信心与自由中,而不是恐惧与束缚中
真正的属灵生活,应该是敬虔而轻省,谨慎而自由的。信徒在面对生活抉择时,不必“等暗示”、“抓信号”、“找图案”,而可以凭圣经原则加上理性判断,同时参考属灵群体的建议,还要在祷告中寻求内心的平安与自由。然后,做决定,踏出去,信靠神的主权与保守。因为我们所信的神,不是靠“正确解码”才引导我们的神,而是主动引导、乐意同在的主。
不是每一件小事都是属灵线索。“凡事都有属灵意义”——这句话听起来敬虔,却可能成为信徒属灵焦虑的根源。若它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时时依靠神、凡事感恩、处处敬畏,这是属灵成熟的表现;但若它意味着我们要在每一次打喷嚏、每一个绊倒、每一个情绪波动中“找神的暗示”,那就已远离了信心、远离了圣经、远离了福音。
神不是靠暗号与我们沟通的神。祂不是冷漠地藏在梦境与巧合中,只等你解读正确才施恩。祂是清楚说话的神,是愿意被人认识的神,祂藉着圣经,将祂的心意显明;藉着基督,将祂的爱倾倒;藉着圣灵,引导我们走义路。我们不需要活在“属灵解码”的恐惧中,也不需要靠“感受的灵敏”来证明自己被神喜悦,我们只需要认识祂所说的话,信靠祂所赐的恩,行在祂所定的道中。
亲爱的弟兄姊妹,愿你从属灵的焦虑中得释放,不再惧怕是否错过“神的意思”,而是靠着真理,勇敢地活、自由地爱、坚定地行。因为在基督里,我们不是靠“察觉力”与神同行,而是靠“祂的信实”走完这条属灵的道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东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