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施是圣公会汉口教区的主教,为中国近代一位传奇人物。他原名洛根·赫伯特·鲁兹(Logan Herbert Roots)。1870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891年,从哈佛大学文学院毕业,5年后又从圣公会神学院毕业,并于同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
1896年11月,吴德施先后在武昌高家巷圣约瑟堂、汉口圣保罗堂等担任牧师。1904年11月被祝圣为湘鄂皖赣教区主教。吴德施不仅在教堂中布道,还深入到民众中间,与当地百姓成为朋友。他积极培养中国传道人,推动了基督教中国化事业。
吴德施一直关注中国的命运,积极帮助仁人志士。在辛亥革命期间,他一直支持日知会,并让教堂成为他们活动的场所。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带领信徒参加红十字会的救援,医治伤兵,为难民提供生活保障。吴德施主教的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
1927年,老蒋发动“四一二事变”,周恩来等人秘密来到武汉,就住在吴德施的家中。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后,吴德施再度借用其影响力,掩护、帮助周总理及时离开武汉,前往南昌发动、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由于吴德施多次帮助革命者,因此也有“粉红主教”的称号。
抗战爆发后,武汉在1938年10月沦陷前,一直是中国抗日的中心。,而吴德施主教与广大中国人民一起,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事业中。著名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安娜·路易丝·斯特朗以及白求恩大夫等西方正义人士。都得到了吴德施的接待,为他们前往敌后战场,提供了有力帮助。
此外,吴德施主教还与女记者斯特朗等人合作。在1938年初,为在山西等地抗战的八路军将士提供了大量棉衣与药品,并由女儿将其送到前线。这些物资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战的敌后战场。
吴德施除了支持革命,更为中国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雅礼会、伦敦会、循道会等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的吴德施寓所举行会议,做出了在武昌创办华中大学的决定。1924年春华中大学理事会成立,吴德施担任理事会主席。在华中大学的筹建和发展过程中,吴德施积极奔走,协调各方资源,为学校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38年4月,吴德施即将退休回国。当月11日,周恩来等人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屋顶花园为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告别宴会。周恩来向吴主教赠送了亲笔题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吴主教在华四十年的最后宝获”,“嘤嘤其鸣,求其友声——这是我们希望吴主教带回国去的福音。”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4月19日,吴德施正式起程回国,汉口《新华日报》以“吴主教的临行赠言,巩固统一战线”为题发表了吴德施的告别辞,表达了他对中国的不舍和对中国人民的祝福。
吴德施回国后,主要从事重建美国社会道德的事工,在当时颇有影响力。1945年,吴德施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麦克尼克岛安息,走完75年传奇生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