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要有切实留住青年人的决心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09 14:50:52
分享与播放

最近,我常听到不少同工讨论如何为教会留住青年人的话题,我在《天风》上也读到某位牧者写的《也谈留住青年人》一文,内心深有感触,便就这个话题与大家简要讨论。

无论是哪个行业、组织或是单位,若想要长久地发展,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若是不注重年轻人的发掘和牧养,最终等待它的必然是衰败甚至消亡,基督教会自然也不例外。

笔者从20岁开始读圣经培训班,2年后毕业又读了4年神学院,目前回到教会侍奉已有4年多,算起来投身这一事业已有10余年。10年前,我在教会就是最年轻的;10年后的今天,教会中比我更年轻的人依旧寥寥无几。至少在我们全县范围内,当下全职侍奉的同工中,我依旧是年龄最小的。若是将范围扩展到全县的义工中,也没有几个比我年龄小的。

算起来,三十出头的年纪也不算特别年轻了。若是在IT行业和运动员群体中,都算是“老人”了,但在我们教会里,我仍旧被看作是个“办事不牢的孩子”。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会究竟为何没有年轻人呢?教会又应当如何吸引年轻人呢?

我赞同《也谈留住青年人》一文中的观点:教会留住青年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教会的牧者要年轻化。如果教会讲台上的同工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人,又怎能牧养好教会、吸引并留住青年人呢?

对于青年人来说,如果能有与他们年龄相仿、三观相合的青年牧者,这必然会大大地吸引他们。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只要是被主吸引和拣选的,就一定会来到教会,哪怕是80岁的长者。”但我们不要忘记,神会赐恩,具体的事工还是要教会的牧者去做。教会若是多一些青年牧者,对信徒来说确实会不一样。

我曾了解到某农村教会的情况,那里四十多岁的年轻人数量一直不少。这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因为靠近该村的一个镇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能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同时,教会的同工结构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地经济稳定,年轻人不必远赴他乡工作,能够在本地安居乐业,这为教会保留了潜在的年轻信徒群体。教会的同工团队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长者,还有一批三十多岁和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同工。他们了解年轻人的语言和生活方式,让年轻人在参与教会活动时能感受到教会的活力与温暖,更容易在信仰交流中产生共鸣,从而愿意主动融入教会生活,成为教会侍奉的积极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否仅仅与经济有关?”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间教会一直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和任用,牧养事工也做得非常细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们所在的镇子上也有教会,按理说条件应该更好,但那里的教会并不特别注重年轻人,因此在教会工作方面不如他们做得好,年轻同工数量也不如他们多。

由此可见,经济并非决定我们能否留住青年人的唯一因素。

教会要注重对年轻同工的发掘、培养和使用,多给他们侍奉的机会。少数教会甚至还有一些50后、60后的同工“霸占”着讲台,他们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却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还做好了“为主的教会坚持到死”的准备。并且还会定期召集年轻同工开会,煞有介事地讨论如何解决青年信徒和同工流失的问题。但谁都知道,该退休的不退休,仍旧霸占着讲台,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真正有远见的教会会主动为年轻同工搭建成长平台,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恩赐安排合适的侍奉岗位,比如让熟悉新媒体的年轻人负责教会线上事工,让擅长组织活动的年轻人策划青年聚会,让有教导恩赐的年轻人带领小组查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会既要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允许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并犯错,也要安排有经验的同工陪伴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同时,教会还应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思维,让每个有潜力的年轻同工都能看到成长空间和发展希望,从而在侍奉中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愿意长期投身教会事工,为教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

教会需要年轻人,不仅要发掘,还要留住他们。其实,年轻侍奉同工想要的并不是某个职位和权力,只是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正常参与侍奉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能一展所长,回应神的恩典。如果我们常常以包容的心态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在侍奉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挑战,而不是用固有的模式束缚他们的热情,那么年轻同工自然会感受到教会的温暖。当他们的侍奉心愿得到重视,努力被看见,价值被肯定时,即便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他们也会因为这份被需要的满足感和在真理中成长的喜悦,而坚定地留在教会,与教会一同走天路,共同见证神的荣耀在每一代人中传递。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