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弟兄姐妹如何看万圣节?

作者: 多明我之锤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01 06:23:37
分享与播放
万圣节

每当万圣节来临时,教会内总是会引发激烈的讨论。基督徒到底能不能过这个充满异教元素的节日呢?那么今年万圣节来临时,这些弟兄姐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刘弟兄是某教会负责人,他指出要先分清万圣节的起源与当代演变的区别。万圣节的源头与中世纪“诸圣节”相关,本是纪念圣徒、反思生命的教会节日,但当代商业运作下,它逐渐变成了娱乐化的狂欢符号,南瓜、变装等元素已剥离了最初的宗教内涵。对基督徒而言,关键不是否定这个节日本身,而是看清它当下的文化属性,它更多是一种社交、娱乐形式,而非与信仰对立的异教仪式。

周姐妹是位年轻人,她说接触的大学生群体对万圣节的认知很简单,就是和朋友一起玩。他们不会关注背后的历史,只是觉得穿有趣的衣服、讨糖很热闹。这种情况下,基督徒不必过度敏感,把它等同于拜偶像,但也不能完全随波逐流,忽略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变装涉及恐怖、低俗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守住信仰的底线。

陈弟兄博览群书,他觉得从文化研究角度看,万圣节的演变是世俗化的典型案例。它从宗教节日转化为大众文化活动,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神圣与世俗的区分。基督徒看待它,既不用追溯到遥远的历史去批判,也不能盲目融入世俗的狂欢,而是要带着分辨力。判断这个节日的活动是否符合圣经中荣神益人的原则?是否会让自己或他人陷入不当的价值观?

张弟兄则认为,万圣节涉及到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圣经没有禁止我们接触世俗文化,而是要求我们在世上但不属世。拒绝参与可能是一种消极防范,避免陷入试探。主动转化则是一种积极见证,用信仰影响文化。有些社区的节日氛围温和,教会就可以借此机会打开大门,与邻居建立关系。

李姊妹指出,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很多年轻人参与万圣节是为了社交、缓解压力,教会如果一味否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信仰与生活脱节。不如主动提供替代方式。比如举办以信仰为主题的聚会,用圣经中的真理替代恐怖元素,既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又能传递信仰真理。

吴弟兄认为,对于万圣节等节日,要尊重不同的领受。每个人的信仰成熟度、所处环境不同,对节日的看法也会不同。不要评判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人,比如指责参与活动的人不属灵,或嘲笑拒绝参与的人太保守。基督徒之间的包容,比争论过不过节更重要。

苏姐妹觉得,我们要聚焦信仰的核心。万圣节只是一个节日,不是信仰的关键。我们不必把精力放在纠结节日上,而是要回到圣经的教导,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样式,比如爱人、宽恕、传福音。无论过不过万圣节,只要我们的生命能见证神的爱,就是对信仰最好的坚守。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