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不少弟兄虽按时参加主日崇拜,内心却缺乏真实的渴慕,甚至在听道时也难掩困倦;一些同工虽然投身服侍,却始终态度平淡,一旦被邀请多承担一些,便流露出隐约的抗拒。众人的参与,似乎都停留在“适可而止”的地步。这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属灵光景?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
一、对圣经的轻视
当下,好多弟兄姊妹对圣经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不够。原先有些弟兄姊妹会把研读圣经当作每日灵修的核心,无论多忙都会抽出固定时间读经、默想,甚至随身携带圣经,在等车、休息的碎片时间也会翻阅。
但现在不少人却渐渐将圣经束之高阁,要么以工作繁忙、生活琐事多为借口,长期不系统读经;要么只是在主日听道时被动接受几句经文,缺乏主动深入探究的渴望。更有甚者,虽然家中有圣经,却从未认真完整读过一遍,对圣经的整体脉络、核心教义以及其中蕴含的真理原则一知半解,导致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诱惑时,无法从圣经中获得力量和指引,灵命自然难以得到喂养和成长。
试想,当我们对圣经都不重视的时候,又谈何能有复兴的属灵生命?当我们没有复兴的属灵生命时,自然也不会有火热的爱主之心与坚定的信仰见证。
二、对神恩典的不认识
若是谈到主的恩典,想必大家都会说这是“数算不尽、述说不完”的,但真正能从心底体会并活出来的人却并不多。
许多时候,我们只是把“恩典”当作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却很少静下心来思想神在我们生命中具体的带领与赐福——从清晨醒来的呼吸,到日常饮食的供应,从困境中的保守,到喜乐时的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祂恩典的彰显。
然而,因为对圣经中关于恩典的教导缺乏深入的认识,我们常常将这些恩典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在遭遇一点不顺时就抱怨连连,忘记了神的恩典本是白白赐予,并非我们配得。这种对恩典的麻木与漠视,使得我们在生活中既不会为所得的恩典献上感恩,也难以在试炼中持守对神的信靠,更无法将这份恩典传递给身边需要的人。这样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在敬拜和侍奉中缺乏热心和坚定之心。
三、对侍奉的错误理解
有人并不是甘心乐意地侍奉,而是勉强为之。他们认为侍奉是对神的“还愿”,如果不参与,说不定就会遭遇神的惩罚,因此不得不做。
这种心态下的侍奉,往往带着沉重的负担,缺乏从心底涌出的喜乐与感恩。他们将侍奉视为一种交换,把与神的关系简化为功利性的交易,却忽略了侍奉本应是蒙恩后的自然回应,是因认识到神的伟大与慈爱而甘心献上的爱与敬拜。
他们在参与侍奉时,可能会计算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计较个人的得失与回报,一旦觉得“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便容易心生怨言,甚至中途放弃侍奉。更有甚者,将侍奉当作在教会中获取地位、赢得他人认可的手段,把焦点放在人的评价上,而非神的荣耀上,这样的侍奉早已偏离了圣经中“用心灵和诚实”侍奉的真谛。
四、对世俗的眷恋
有些同工可能因为身体的软弱而不得不来到神的面前,后来得到主的医治,便不敢不侍奉。虽说已经参与侍奉多年,但心里仍眷恋世俗,想要再赚点钱,却又不敢完全不侍奉。因此,身在教会,心却在赚钱之上。
他们时常在侍奉时牵挂着世俗的事务,比如生意的盈亏、工作的进展,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对神的服侍中。即便人在教会参与服侍,心思却早已飘向商场的起伏、投资的回报,导致侍奉变得敷衍了事,缺乏应有的专注和敬畏。这种对世俗的过度眷恋,使得他们难以在属灵的道路上进深,无法真正体会到侍奉神所带来的属天平安与喜乐。他们就像圣经中所说的“心窍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闭塞了”,让世俗的欲望占据了心灵的重要位置,阻碍了与神之间亲密的关系,也使得侍奉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和意义,无法成为荣耀神的见证。
既然决志跟随主耶稣,便不可在不冷不热中侍奉。正如《启示录》中对老底嘉教会的警戒,神所厌恶的,正是这温水般的状态。这样的侍奉,看似在履行属灵的责任,实则内心早已与世俗的价值体系纠缠不清,无法单单以神为至宝。
真正的跟随,应当是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主你的神,将世俗的搅扰从心中彻底除去,让侍奉成为发自内心的渴慕与委身。唯有将心灵的主权完全交托给神,不再让世俗的思虑占据心灵的宝座,才能在侍奉中得着从神而来的力量,使生命结出丰硕的属灵果实,成为被神所喜悦的忠心仆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