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中发现值得称赞的事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17 16:28:20
分享与播放
配图

在现代社会中,“赞美”似乎成了一种随处可见的货币。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可能因为“努力参与”而得到一朵小红花;职场上,年度评优几乎成了轮流坐庄的仪式;社交媒体上,一个简单的点赞就能表达认可。我们活在一个不吝赞美的时代,却又常常感到,这些赞美背后缺少了什么。

回想童年,学期结束时总会有奖状和奖品,不管成绩如何,每个人都能得到某种形式的肯定。育儿书籍中不断强调:“要抓住孩子做对事的瞬间,及时给予表扬。”有的学校每周五都会在白板右上角工整地列出“优等生名单”,希望用这份公开的荣誉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这些做法背后,是人类天性中对被认可的渴望。从奥斯卡金像奖到超级碗,从选秀节目到网络红人榜,人们一直在寻找值得称赞的对象,并期待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什么是真正值得称赞的事?

在信仰的生活里,“赞美”常常有着更加具体的表现形式。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礼拜时的鼓架、吉他和立麦,赞美乐队奏响的诗歌,会众举手闭眼的敬拜姿态。这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知,赞美必须通过特定的曲风和形式才能表达,必须是可见的、发声的、公开的。

但当我们回归《腓立比书》第四章,会发现使徒保罗所说的“值得称赞的”(epainos,4章8节:若有什么称赞,你们都要留意)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这个词在希腊原文中包含“表达认可或钦佩”的意思,但在这里指向那些实实在在的、值得被钦佩与赞美的行动本身。它不只是论文得A的成就,也只是于用诗歌表达对神的爱,尽管这些都是美好的。保罗鼓励的,是一种以具体行动跟随耶稣的生活方式,这些行动的核心在于切实改善他人的生活,不在乎是否能够获得外界的认可。

生活中值得称赞的事很多,它可能微小到几乎不被察觉,留意到邻居是一位刚出院的新手妈妈,悄悄在她家门口放上一份热乎乎的晚餐;在同事忙得焦头烂额时,默默接手他部分工作却不张扬;在地铁上自然地给老人让座后,很快移开视线避免让对方感到不安。

它也可能伟大到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纳粹德国时期,无数普通家庭冒着生命危险庇护犹太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医护人员自愿前往疫区服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常年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却从不留名。

这些行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源于一个深刻的认知,每个人在神的眼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宝贵价值。因此,甘愿为他人的益处付出,乐意分担他人的重担,且不计较自己是否得到认可,甚至愿意在遭受非议和迫害时仍持守善行。

赞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渴望培养这种对日常美好保持敏锐觉察和勇敢赞美的生活态度。就像我热爱花草的香气,清夜弦月的光辉;就像我会为舔着冰淇淋的孩童会心微笑,会真心感谢那位为我们烹制美味的厨师。这种态度让我不再因拘谨而错过任何值得称赞的事物。如今,当我注意到洗手间始终保持洁净,我会在看到保洁员时表达感谢。

真正的称赞,其目的不在于自我荣耀,而在于促进他人的福祉。不贪恋那些金色的星星奖章或公众的钦佩眼光,只期盼在生命的终末能获得神的称赞:“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当我们专注去做那些真正值得称赞的事,意味着我们学会了只从耶稣那里寻求价值的肯定,而不是其他任何来源。这让我们从对他人认可的依赖中得释放,从对荣誉的渴求中得自由。

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赞美的人与事。那个每天清晨五点就开始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他的坚持值得一句真诚的“谢谢”,自然界中也充满了值得称赞的美好,春雨后破土而出的新芽,夏日傍晚天边的彩霞,秋天里飘落的金黄树叶,冬季窗上结出的冰花。这些都不是人类的成就,是神所创造的,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美的事物。

践行这种赞美需要勇气,真正的赞美要求我们走出舒适区,去发现去表达。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被误解,当你真诚地赞美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时,对方可能会怀疑你的动机。当你公开肯定某个默默无闻的善行时,旁人可能会觉得你故作清高。如果我们因惧怕这些反应而退缩,就会错过无数让世界变得更温暖的机会。

赞美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当我们开始实践这种基于真理的赞美时,改变的不仅是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的眼光变了,从专注于寻找问题转为善于发现美好,从渴望被认可转为渴望去祝福。这种转变带来的喜乐是任何外在荣誉无法比拟的。我们开始明白,最值得称赞的生命,是那个为他人带来最多祝福的生命。

所以,究竟什么是值得称赞的?它不是人人有份的参与奖,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宗教表现形式。真正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出于爱、服务和牺牲的具体行动,无论大小,无论是否被人看见,能否带来世俗的回报。我们可以培育这样的眼光和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这些值得称赞的事物,毫不吝啬地表达我们的欣赏和感激。

我们更可以活出这样的生命,不为求得他人的赞美,只为忠心地跟随那位值得我们全心赞美的神,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价值。因为最终,真正值得称赞的,不是我们获得了多少赞美,而是我们付出了多少爱。这才是《腓立比书》中“值得称赞的”真谛,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和实践的生命之道。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