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夏天,“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成了我雷打不动的关注点,每场比赛都不想错过。身边总有人带着“属灵”的口吻劝我:“这不过是一场世俗的热闹,有啥好看的?不如把时间用在读经上!”
听着这“属灵”话,我心里满是感慨:他们口中“没价值”的球赛,偏偏藏着我们这些自称“属灵”、投身“天国事业”的人,早已丢掉的宝贵品质。我们常把“为主做工”挂在嘴边,实际却陷入内耗的泥潭:同工间互相拆台、暗中使绊,满心都是防备与猜忌,忙着塑造完美人设、计较个人得失,把本该同心合意的侍奉,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战场”。
我格外关注家乡的盐城队,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少年,浑身是青春的冲劲。虽说我只是被苏超“带入门”的伪球迷,却从他们的赛场表现里,读出了远超输赢的道理,反思了侍奉该有的模样。
一、共享的荣誉:传球里藏着肢体同心
总有人说“中国人只适合单打独斗,多人配合就难成事”,但这个夏天的“苏超”,用一场场比赛打破了这种偏见。足球本就是十一个人的运动,没了默契配合,再天赋异禀的球星也赢不了球。每一次跑位、每一脚传球,都离不开对队友的全然信任——站好自己的位置,接住队友的传球,再稳稳传出去,这份托付从未落空。更动人的是,只要一人进球,全队立刻围拢欢呼,没人会因“进球的不是自己”而落寞,仿佛那份荣耀,属于场上每一个人。
反观我们,明明知道教会是主的身体,彼此是相连的肢体,有些同工却会担心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不愿伸手相助,甚至暗中拆台。要知道,基督的身体从不是一个肢体独享荣耀,而是众肢体同得荣光,就像赛场上的传球与欢呼,彼此成全,才是最珍贵的荣耀。
二、无惧的付出:伤痛中见初心坚守
足球本就充满对抗,即便规则禁止恶意冲撞,但快速奔跑、激烈拼抢中,受伤也在所难免。赛场上的少年们从没有丝毫退缩,队员每一次冲刺、每一次拼抢、守门员每一次扑球,都毫无保留,从不担心会不会受伤,也不会计算受伤带来的后果。盐城队的庞志超,就因一次头球争顶与对手相撞,眉骨骨折,今年的比赛只能遗憾缺席,这份拼劲,着实让人动容。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侍奉,越久越怕“受伤”:怕言行不当得罪人,怕真心付出被辜负,渐渐没了当初的果敢,只剩怯懦与犹豫。有人说这是“成熟”,可德兰修女说“爱,直到受伤”。或许我们的畏惧,不是真的成熟,而是忘了侍奉的初心,那份爱主的心,已在岁月里慢慢褪色。
三、一起的担当:失利时显肢体情谊
盐城队也有过狼狈的失利,对阵无锡那场尤其揪心。队员们像没了主心骨,满场瞎,却没战术没配合,抢不到球权,打不穿对手。可即便输得这么难看,球员间没有一句指责,全国闻名的盐城球迷会依旧在场边呐喊助威,鼓励他们继续战斗,也要陪着他们一起战斗,如同场上的“第十二个”球员,另外700万盐城人都没有责怪这群少年。
再看我们的教会,有时做事稍有差池,信徒的指责声就来了,同工间也忙着推卸责任。其实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了之后,丢了“一起扛”的担当。真正的肢体,本该是赢了一起欢呼,输了更要并肩面对。
四、再来的勇气:跌倒后靠真理重新站起
盐城队在主场惨遭零分的那场球,队员们在场上挥洒汗水,拼命奔跑,却没配合好也攻不破防线,输得一败涂地。这多像我们侍奉中偏离主的带领时,哪怕再努力,也只是无头苍蝇般瞎忙,找不到方向。
可当主教练重回赛场,小伙子们立刻找回状态,再次赢下比赛。这让我明白,谁都有跌倒的时候,重要的是有没有重新站起的勇气。就像我们在侍奉中,难免犯错、失落,但只要回归主的怀抱,靠着真理就能重拾力量,再次踏上征程。
这个夏天的“苏超”,在我心里早已超越了赛事本身的意义。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心有灵犀地传球、毫无保留地奔跑、关键时刻扛起责任的坚毅,还有直面挑战的无畏,这些不正是我们在侍奉路上最该有的品格吗?
那些年轻球员为了心中的热爱与赛场荣誉尚且拼到最后一刻,他们的每一次并肩作战,每一次为了共同目标的咬牙坚持,都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侍奉路上该有的模样,让我们以同样的赤诚与团结,为神之国的早日降临全力以赴。我们的呼召和使命,远比一场足球赛珍贵无数倍,更该同心合意、卯足全力,并肩同行。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