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墓志》揭示了唐代景教徒担任司天台的故事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3-04-03 10:02:26
分享与播放

对于中国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明末清初时,有不少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的进步。而在天文方面,汤若望等人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的钦天监也长期由这些传教士负责。

其实早在唐代时期,就有景教徒担任天文历算的职务。1980年,西安西北国棉四厂职工子弟学校操场出土了波斯人李素及其妻卑失氏的墓志。通过这块墓志,为我们揭示了一段波斯人在华的传奇历史。

李素家族来自于波斯,当萨珊王朝灭亡时,他的祖上跟着王子卑路斯流亡到大唐帝国,并在此居住下来。虽然《李素墓志》上说,其祖父李益奉波斯王命,来唐朝出使,因充质子,授右武卫将军,在长安宿卫。但当时波斯帝国已经灭亡百年,不可能有独立的国王派遣质子来唐,因此只能理解为他们是波斯流亡王室的后裔,以所谓“质子”的身份在唐朝为官。而他们也因归附唐朝,而被赐姓“李”。

在公元677年,卑路斯请求在长安醴泉坊建造波斯寺,以满足随从人员的信仰生活,并得到了唐高宗的同意。而根据学者荣新江研究,李素的家族可能属于波斯王后一族,他们世代信奉景教。而在唐朝的许多波斯人也跟李素家族一样都是基督徒。

李素的父亲李志,被朝廷任命为朝散大夫守广州别驾上柱国。这个官职仅次于广州都督,足见其职位的重要性。李志被获得这个官职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州为当时唐朝重要的对外口岸。“广州通海夷道”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这里生活着大量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的客商。李志担任这个职务,可谓是相得益彰,能够更好地处理胡人的事务。而《李素墓志》的出土,则为广州在唐代的重要性以及景教徒活动的情况,提供了有力依据。

李素是李志的长子,他从小就精通各种天文历算知识。墓志上记载:“公天假秀气,涧生奇质,得裨鼍之天文,究巫咸之艺业。握算枢密,审量权衡,四时不愆,二仪无忒。”足见其天文学造诣之高。而他所学的知识,很有可能就是来自阿拉伯、希腊的学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如同长安一样,都是东西学术文化交流的重镇。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李素被召回长安,顶替已故的印度天文学家瞿昙譔,成为司天台的官员。这个机构主要观测记录天文气象、制定颁发历法,兼掌天文历法知识传授的国家机构。而李素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历经代、德、顺、宪四朝,直到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以“行司天监兼晋州长史翰林待诏”的身份安息。

虽然李素在任期间的工作情况并无史料记载,但能够在司天台担任如此长的时间,其业务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李素在中国历史上默默无闻,但却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素先娶王氏,生于四个孩子,长子与长女早夭。活下来的儿子名为景侁(又名位)与景伏(又名复)。王氏去世后,他又与于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续娶卑失氏,生子四人,分别为景亮、景弘(又名直)、景文、景度。这些儿子都在唐朝任职,其名字都有“景”字,这是唐朝不少基督徒受信仰影响而取名的。

学者荣新江提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出现李素的名字。他指出:“李素字文贞的‘字’,就镌刻在《景教碑》侧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书写的僧侣名单左侧第三栏,作‘Luka(路加)/僧文贞’。从李素的年代和事迹来看,把两处的‘文贞’勘同为一人是没有任何障碍的,而且景教僧侣可以娶妻生子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如果荣教授研究非虚,那么就可说明李素在唐代景教中拥有较高地位。

附录:《李素墓志》

大唐故陇西郡李公墓志铭并序      乡贡进士王正拱撰并书

公讳素,字文贞,西国波斯人也。累缵贵裔,代袭弓裘,是谓深根固蒂,枝叶繁茂。公则本国王之甥也,荣贵相承,宠光照灼。祖益,初,天宝中,衔自君命,来通国好,承我帝泽,纳充质子,止卫中国,列在戎行。拜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右武卫将军赐紫金鱼袋,特赐姓李,封陇西郡,因以得姓也。

父志,皇任朝散大夫守广州别驾上柱国。公即别驾之长子也。公天假秀气,涧生奇质,得裨鼍之天文,究巫咸之艺业。握算枢密,审量权衡,四时不愆,二仪无忒。大历中,特奉诏旨,追赴阙庭,考试既多,人莫能测。三年在内,累授恩荣,蒙敕赐妻王氏,封太原郡夫人,兼赐庄宅、店铺,遂放还私第,与夫人同归于宅,仍令高品四人监临奏对,除翰林待诏。四朝供奉,五十余年,退食自公,恪勤无替。夫人有子三人,女一人。长子及女早岁沦亡。

至贞元六年,不幸夫人倾逝。仲子景侁,朝请大夫试太常卿上柱国守河中府散兵马使;季子景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晋州防御押衙。时遭祸罹,咸悉幼稚,涟涟泣血,不绝哀声,同顾悌之绝浆,得王褒之孝道。公愍念偏露,爱育无人,丧礼既终,再议婚娶。

以贞元八年,礼聘卑失氏,帝封为陇西郡夫人。有子四人,女二人。长子景亮,袭先君之艺业,能博学而攻文,身没之后,此乃继体。次子景弘,朝议郎试韩王府司马;少子景文,前太庙斋郎;幼子景度,前丰陵挽郎;长女礼适罗氏,更岁而丧;在室之女,因疾而亡。

呜呼!公往日历司天监,转汾、晋二州长史,出入丹墀,栖翔凤馆,曾无疾疹,暴起祸飞,天灾流行,掩钟斯衅,国丧其宝,人之云亡。时元和十二年岁次丁酉十二月十七日终于静恭里也,享年七十有四。虽身没之后,盛德犹归,上命宣传,赈赉缯帛。帝泽不易,恩渥弥深,遂召子景亮,诘问玄微,对扬无玷,擢升禄秩,以续阙如,起服拜翰林待诏襄州南漳县尉。再立门庭之贵,复登禁掖之荣,冠盖联绵,形影相吊。

陇西郡夫人与长子景侁等每议安厝,无不流涕呜咽。告子卜择,龟筮叶从,罄家有无,以营迁殡。今于万年县浐川乡尚傅村观台里,用置茔垄。时元和十四年己亥岁五月戊寅朔十七日甲午迁葬于此,礼也。

故刻石为纪,显彰厥德。铭曰:卓哉李公,天降其聪。涧生秀才,人莫之同。家本西域,身荣汉宗。恪勤荐职,惟公奉忠。其一。鉴烛非愆,辩明不忒。二仪道远,三光莫测。人岂知之,公为自得。四朝供奉,一门授职。荣贵及时,用光家国。其二。魂归圹宅,魄散青天。丘坟映日,松檟生烟。设陈尸位,号诉于筵。玄堂既掩,刊石留年。其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