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四孝》谈起之十:从“卖身葬父”到基督里行事为人与神的救恩相称

作者: 张爱慧
来源:福音时报
2024-02-13 14:12:55
分享与播放

《二十四孝》中第十个故事,“卖身葬父”的原文——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此故事翻译为白话文,大意是:董永,据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天的山东博兴县)人,家境极其贫苦,少年就丧母,为避兵乱迁到安陆(今属湖北)。随后,父亲也亡故。董永只能卖身到一富家为奴隶,以换取父亲的丧葬费用。在上工的路上,于槐荫偶遇一位女子,她也自称无家可归,二人同病相怜、心心相惜,后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还家途中行至槐荫时,女子告诉董永实情:自己是天帝的女儿(后称为七仙女),奉命来到人间就是帮助董永还债。此番话说完便腾空而去,由此,槐荫后改名为孝感。

董永在父亲身故时,因家境贫寒拿不出丧葬的钱,只好“卖身葬父”令人感动。而七仙女本是仙女却降到人间,为董永织锦三百匹代夫君还债赎身,亦是让我们不禁为之动容。

古有神话传说,七仙女为了帮助一个人“董永”降到世间,完成使命后凌空回到天帝身边。圣经中则记录了真实发生的“道成肉身”的事件。

经上记载,耶稣为了顺服父神的旨意(天国国度和救赎计划),本是父神的儿子却毅然降卑为人,诞生在马槽中。这个马槽旧址所在的“圣诞教堂”,至今在巴勒斯坦伯利恒马槽广场,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教堂之一。

经上还记录,耶稣在世间活了三十三年,于两千前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天国的福音,后来,被钉死十字架,被埋葬,第三天死而复活,并向门徒显现。他完成了父神的旨意——对人类的拯救计划之后,升天现如今坐在父神宝座的右边,将来必要再来,建立荣耀的国度。我们因信祂,罪被一次性赦免称义,可以与祂一同死而复活,在主内是新造的人,与永生有份。(参罗马书 5:1,17)

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在感激涕零之余,当如何回应耶稣道成肉身、降卑舍己的爱呢?

我们应该活出与救恩相称的新生命和新生活来,心存谦卑、忍耐,以爱彼此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不仅仅是外在生活方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内在生命的改变。(参以弗所书 4:1-3)

作为基督徒,当常记念耶稣的救恩,思想那些为我们传福音的属灵前辈,效仿自古到今先贤圣徒们的信心与待人处事的榜样。(参希伯来书 13:7)我们更要明白成为神国度的子民和君尊的祭司的本分,当活出敬虔的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传福音。(参出埃及记 19:5-6)尤其是教会里的牧长与同工们,更是要行事为人做信徒们的榜样。(参提摩太前书 4:12-13)

基督徒经常需要复盘,常常回过头省察,最好每日三省吾身。

部分信众信主几年或十年以上,却从来不摆上代价祷告、读经、灵修,去教会过稳定的团契生活,仍旧拜偶像,或金钱或自己或情欲,甚至还继续行偷盗、撒谎、淫乱等罪恶;部分信众就算几十年天天读经,也去教会聚会,却好像活成宗教形式,在为人行事的许多方面像法利赛人,守律法甚至做到禁欲,但是,心刚硬不悔改,骄傲、自以为义。在具体生活中,这类人与人相处不能和睦,做生意则不诚信,商业伦理沦丧,卖假货欺蒙客户,克扣甚至不发员工的加班工资。

部分教会领袖和同工们,热衷服侍事工本身,疯狂陷于教会事务中,有做不完的服侍,如几匹马的缰绳勒住脖子,根本没有活出爱的生命来,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和谐,与教会肢体们相处不欢,没有做大家的生命榜样,对教会里需要帮助的人,不去真切行出爱,有时好像熟视无睹。

今天,我们从《二十四孝》谈起,从董永“卖身葬父”的困境,传说中七仙女下凡间帮助他,来到基督里,思想耶稣真实为我们降卑为人,道成肉身做的生命榜样,祂摆上舍命救赎的恩典。我们行事为人当与救恩相称,不仅去更新内心,有谦虚、包容、忍耐等新的心,更要有实际行动,去爱家人、同事、邻舍如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